媒体关注

2020花城文学论坛聚焦“文学代际和经典化”

来源:现代快报 发布时间: 2020-12-06 11:10:25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2020 年 12 月 3 日至 6 日,由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湖州市作家协会与德清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筹办的 2020 花城文学论坛,在花城莫干山创作基地隆重举行。承载中国诸多历史记忆与传说想象的莫干山脉,与引领中国文学先锋精神的《花城》杂志碰撞融合,用山川之美和文字之美,携手探索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虚构。


微信图片_20201206110816.jpg

2020 花城文学论坛在花城莫干山创作基地举行


2020 花城文学论坛的主题为—— " 不惑 " 和 " 知天命 " 之间: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和文学经典化。活动邀请了九位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出席,艾伟、何平、张楚、弋舟、路内、付秀莹、阿乙、石一枫、孙频,作为 60 年代至 80 年代的作家代表,做了一场极具深度的代际对话。


80 年代结束、90 年代开启

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分水岭


" ‘不惑’和‘知天命’这个来源于《论语》的说法,是生理,也是精神时间。" 评论家何平在开场时说," 我挪用过来指认今天活跃的一代作家,和文学界一般以十年为单位的代际描述不同,它跨 1960 年代中后期到 1980 年代中前期,从李洱、艾伟、东西、朱文、邱华栋到孙频、双雪涛和郝景芳等,当然包括我们通常说的‘ 70 后’,大致相当于审美意义的‘中年写作’阶段。他们是文学事实,也是想象。这一代作家的文学教育和精神成人完成于 1978 年思想解放为起点的改革开放时代,几乎都是在 1990 年代开始他们的写作和发表,他们不是我们习惯说的‘几零后’,却可能是共享 1990 年代社会变革现场、思想资源和精神背景,有可能辨识出精神图谱,归纳出共同的时代审美经验的一代人。需要指出的一个事实,讨论 1990 年代,1992 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讲话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起点。"


微信图片_20201206110809.jpg


微信图片_20201206110823.jpg

2020 花城文学论坛现场


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艾伟以 60 后作家代表的身份参与了这次讨论。他认为,代际这个问题在中国确实存在," 引用余华的话,他说我们活 40 年相当于西方活 400 年,所以西方可以说只分‘活着的作家’和‘死去的作家’,而我们的代际划分则要更复杂得多。因为中国变化实在太快了,每一代的经历都不同,每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 "。艾伟认同何平的观点,80 年代结束、90 年代开启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分水岭,作家的写作从宏大的理想主义倾向,进入了有个人倾向的碎片化写作,这时的写作不再有庞大的可以依赖的时代背景。在他看来,60 后作家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代具有完整历史感的作家,见证了中国的革命和改革的年代。尽管这两个年代的气质完全相反:一个是禁欲的,一个是放纵的;一个是理想主义的,一个是物欲膨胀的。但背后的总体逻辑没有改变。所以,这 30 年,尽管每个人的生命经验各不相同,但都是在共同的时代意志影响下写作,60 后也好,70 后、80 后也好,可以视为同一代际的作家。


微信图片_20201206110846.jpg

作家们在莫干山采风(左为付秀莹,中为艾伟)


不必焦虑、悲观,每一代人都会有每一代的经典作家


张楚认为,作家只能分为两种,好的作家和不好的作家,或者说,经典作家和被遗忘的作家," 当我们讨论曹雪芹、托尔斯泰、鲁迅的时候,我们首先讨论的是他们的作品,而不是他们出生于 19 世纪 30 年代还是 20 世纪 40 年代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接受代际划分这种说法,是因为这种划分标准蕴含着微妙的科学性和武断性中的抽离性:在这个经济、科学、文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年代都快速发展变迁的时代,以 " 十年 " 为一个文学代际,或许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横切面的纹理和特性,这在中国作家的身上可能体现得更为明显。

在张楚看来,50 后作家身上有一种蓬勃到近乎爆破的诉说欲望和创作欲望,他们经历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艰难也最变化多端的年代,在他们身上,我们往往能窥探出他们对历史的反思和考量。而 60 后作家,在文本上有着更明确的追求,他们与 50 后作家共同倡导的先锋文学,改变了原有小说的叙述腔调和结构。70 后作家普遍受到先锋文学的影响,但相比前辈作家,他们这代人似乎对历史和宏大叙事普遍缺乏热忱和好奇,而是更为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普通人在时代褶皱里的困境、挣扎、微弱的呐喊,有着共性的描摹和文学层面的表达。至于作品的经典化,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世纪 80 年代的作家在写作现场即已完成了经典化。就此来说,70 后也不必悲观,至少路内的《雾行者》、阿乙的《早上九点叫醒我》、弋舟的《刘晓东》等都有经典化的可能,或者说已在经典化的路上。

路内提出了几个思考纬度:" 所谓的一代人,在维度上也谈不上是一代人了。海外的华语写作也有代际的说法,但不一定能与我们完全对应起来,这是不是有一个地缘政治的影响?代际是否本身就有我者和他者的区别?我经常在同龄作者身上感受不到我们是一代人。这都是值得思考的泛文化问题。" 路内认为,文学经典化的问题在他们这一代作家中极难达成共识,究竟是看销量,还是看获得的文学奖项,还是以 " 作家中的作家 " 这一种标准来衡量,这三个标准没有办法放在一起讨论。

弋舟坦陈以前自己不喜欢根据年代被划分,但现在渐渐接受了 70 后 80 后这种命名,比较方便。而《花城》《收获》等期刊天然地吸引文学青年。


微信图片_20201206110912.jpg

弋舟、石一枫、张楚、阿乙。罗昕 摄


付秀莹谈及 " 经典化 ",认为评论家、编辑一直在不断地对当代作品进行选择、淘洗,这就是一个经典化的过程。我们应该交给读者去命名,无名的读者也有给作家命名的权利。

阿乙评价《花城》的 " 花城关注 " 是很好的栏目,成为许多青年作家在文坛的关键推手。这些作者有的虽然是在其他地方被发掘出来的但是后续乏力," 花城关注 " 在推荐青年方面有持续性。

石一枫认为,国外多以历史大事件来划分文学代际,一代人的共同经验、思想史和精神史肯定不能脱离历史事件。而中国文学的代际,为什么十年一次,可能我们的历史大事件恰好处于那个时间节点,比如 1978 年改革开放、2008 年奥运会、2020 年新冠肺炎,都会成为影响文学进程的大事件分隔点。我们看待经典时,有时候要看它是政治学意义、社会学意义上的经典还是文学意义上的经典。例如,《班主任》是政治意义上的经典,《平凡的世界》是社会意义上的经典。

80 后作家孙频认为,80 后这代人在经历上无法与前辈作家相比,他们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理想主义的色彩在减淡,出生于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人,写作差异非常大,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虽然她和同辈作家都写有以上世纪 90 年代改革为背景的小说,但她不觉得这是一个群体性的写作,还是属于个体经验的释放和修复。关注这个素材的几个人,有可能是因为有着较为相似的童年经历。她在 80、90 后作品里,仍然能看到 50、60 后的精神内核,因为人性不变,困境不变。她并不担心这代作家的经典化问题,每一代人都会有每一代的经典作家,但作家能写到哪一步,不取决于人力,而取决于时代和天命。


微信图片_20201206110936.jpg

石一枫、张楚、孙频、付秀莹、弋舟。罗昕 摄

 

" 江南 " 与 " 岭南 ":

携手同书南国文学之美


诞生于 1979 年的《花城》杂志,率先为中国文学界打开了南风窗,向读者介绍港台与海外文学作品与思潮。中国文坛中坚作家们把《花城》作为重要阵地,发表了大量名篇佳作,《平凡的世界》《这边风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许多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的作品从《花城》走向读者。

为持续创新、永葆激情和理想,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花城出版社以《花城》作为文化桥梁,借助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新形势,拓展和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2018 年《花城》杂志首个创作基地落地浙江莫干山,2019 年《花城》打造的 " 岭南文学高地计划 " 出台,2020 年 9 月花城出版社长三角出版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 开风气之先 " 是时代赋予《花城》的文学使命,站在 " 不惑 " 之年的《花城》将重新出发,让山川之美和文字之美交相辉映,让岭南海纳百川的变革传统与江南的千年歌诗传统深度缔结,探索作家 - 编辑 - 读者 - 地域的新型创作、交流方式,携手书写南国文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