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广东人民社: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出版业

来源:作者:周贺 2019年10月08日 出版商务周报 发布时间: 2019-10-10 09:50:01

2016年开设天猫旗舰店,从零起步,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3500余万元;自3月上线以来,IT在线教育项目“零壹快学”积累付费用户4万多人,实现销售500多万元;新媒体运营、短视频营销、文创产品的策划与开发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是一家已成立68年的老牌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简称“广东人民社”)在建设线上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一些成绩。


1.jpg


在快节奏生活、碎片化阅读、纸书人均阅读量一路低迷的当下,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传媒”)副总编辑,广东人民社党委书记、社长肖风华说,要实现“3年再造一个人民社”的目标,新业态是关键。天猫旗舰店业务最繁忙时,肖风华带着编辑、发行一起在库房打包,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不是作秀,而是一种姿态。以前来库房,我是带着编辑来看黑压压的滞销库存,现在则是通过我们的手,一本本地把自己编的书卖出去,这感受真真切切。”

从16年前入行至今,肖风华在广东人民社度过了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也经历了出版业的辉煌和平淡。在他看来,有着68年历史的广东人民社正处于发展关键期。近年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源头活水引入读者心田,如何在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未来,找到文化出版的笃定和自由。他认为,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改革——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遇,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出版业,让这家老牌出版社重新焕发生机。


杜绝“以不变应万变”,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开卷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广东人民社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位居第49名,同比增长68位。同时,跻身“2019年海外馆藏影响力30强”。亮眼数字的背后,既是广东人民社68年来的积累与沉淀,更是其近年来立足本社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转型升级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作为一家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地方人民社,广东人民社的发展历程堪称出版业在时代浪潮中起伏的缩影。上世纪50年代建社时,广东人民社还叫华南人民出版社,除了当时新华书店华南总分店编审出版部外,还相继并入了公私合营的人间书屋、南方通俗出版社。1956年更名为广东人民社后,致力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市场需要,各地方人民社的编辑部纷纷根据专业分工独立运作,广东人民社也不例外,先后分出广东科技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等,是广东出版人名副其实的“母社”。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业的转企改制如火如荼,广东人民社也建立起严格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立足华南地区的文化资源,出版了《可持续发展知多少》《中国家庭史》《中国梦是什么》等一大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精品图书。

在广东人民社工作15年来,从一线编辑到社长,肖风华感慨颇深,“我刚入行时,出版是一份让人非常羡慕的工作。一年做几本书,基本不坐班,受人尊重,往来无白丁。” 改革开放初期的机遇与红利,让出版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空间。虽然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出版机构一度受到市场经济发展、民营书业崛起的影响,但“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但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使得出版业风光不再,生产模式老套、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让出版社的发展举步维艰。肖风华认为,在一个被互联网新技术深刻改变的时代,出版业过去所赖以生存的条件已经变了,整个行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形势变了,就需要提前做出判断和反应。以不变应万变是不可能的,好比曾在各自专业领域辉煌一时的柯达和诺基亚,他们已经非常努力了,但还是输了。”

转型不易,对于出版社而言,市场的不确定性摆在眼前,但最难的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如果没有一位雷厉风行、敢想敢做的领导者,转型根本就无从谈起。当然,如果没有资源、人才的积累和沉淀,领导者所推崇的转型可能也只是“无米之炊”。因缘际会下,肖风华于2016年履新广东人民社社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开始了他的改革和创新。

从2016年开始,在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的支持下,广东人民社主动拥抱市场,探索媒体融合项目。今年下半年,广东人民社全面启动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刀刃向内,谋求出版高质量发展。“只有拥有与市场对接的机制,拥有用产品说话的能力,才能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这,事关尊严。”肖风华表示。


主动跳出舒适圈,用机制调整应对市场变化

主动跳出舒适圈后,肖风华发现面前尽是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传统出版必须向多媒体融合出版转变;劳动密集型必须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广种薄收必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怎么办?最关键的是从出版理念上进行融合转型。以出版融合为抓手,拓宽企业生产边界,从“做书卖书”向“优质文化服务商”转变。2016年,广东人民社开始发力天猫旗舰店,短短几年间,店铺销售额从零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3500余万元;除了直观的销售额,通过渠道积累数据,打造私域流量池,从而打造出的爆品图书销售达70万多套。


2.jpg


在肖风华看来,这个平台不仅仅是卖书的平台,更是整合资源进行流量变现的平台,是探索根据市场风口随时调整产品、产业边界和运营模式的基地,它给广东人民社的融合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支撑。2017年下半年,广东人民社提出“一批人坚决冲出去,一批人坚守文化大本营,用市场反哺情怀”的发展战略,守正创新,针对电商运营中心、重大项目(新媒体)事业部等融合转型部门独立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成立新出版传媒分社、融合发展分社。

新出版传媒分社下设1个领导小组及6个职能部门,包括电商运营部、产品研发部、市场营销部、在线教育部、人力资源部和物流仓储部,主要负责出版全产业链以及在线教育、知识服务项目等新兴业务的开发,团队规模在100人左右。2019年该分社全年销售规模预计将达8000万元,目标是冲击1亿元大关。肖风华表示,新出版传媒分社已启动项目股份制改革,努力实现估值融资,在收入达到1.5亿元后将实行独立运作。

而融合发展分社的工作重点则在文化产业项目孵化上,尝试以“互联网+出版+教育”模式围绕文化、教育主线进行跨界运作。除市场化运作现有平台资源外,还开始试水老年教育文化服务市场,以期实现服务范围的扩大化。据广东人民社总编辑助理、融合发展分社社长林小玲介绍,融合发展分社将在全媒体产品方面聚焦服务大局类(党建、扫黄打非、网络安全等)和教育类(中小学教育新媒体运营、社区教育、语言教育等)两大主力板块,开拓跨界合作,尝试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激发活力。

2019年,广东人民社同步启动的还有发行公司改革、古籍文献分社组建、做大做强北京分公司等。肖风华表示,所有改革的终极目的是让企业和市场充分对接,让企业拥有市场竞争的能力和资本,最终在管理流程上做到完全市场化,为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办法总比困难多,融合要落实到项目上

机制改革成为广东人民社转型发展的源头活水,上半年,以新出版传媒分社为核心的线上文化服务融合体系进展形势喜人。据了解,广东人民社全面拓展行业边界,致力于延长出版服务生产线的一系列模式化服务体系。以线上宣讲推广+出版(传统板块)+线下授课(活动)、IP运营等模式,承办各政府机构、部门的宣推、宣教、品牌打造等活动。从内容出发,用更新更有趣的形式实施产业链式的文化服务。从运营市场出发,积极寻找市场,以服务对象需求为目标,用多种媒体、渠道或传播方式设计和实施项目。

重点融合项目方面,初级会计考试辅导学习包销量近80万套,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辅导学习包销量近14万套,“零壹快学”项目自今年3月试运营以来,《Word Excel PPT从入门到精通》课程学习资源包销量近20万套,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课程学习包销量达5万余套;文创业务板块,新开了文创天猫专营店,着力研发文具、办公用品、字帖等文创产品,重点打造自有“画画鸭”品牌产品线;新媒体业务板块,开设母婴公众号、抖音等各类新媒体运营矩阵,通过社群营销带动线下图书销售,并结合“画画鸭”品牌,打造原创IP。

据新出版传媒分社社长李婧玮介绍,“零壹快学”项目是新出版传媒分社的一个IT在线教育培训项目,主要产品形态包括图书、PC端、App、微信公众号等,目前已出版10多种相关图书,图书及在线教育总收入达500多万元。李婧玮认为,通过“图书+课程”的学习包模式,可以和培训机构深度合作,将图书的价值不断放大。在她看来,图书不过是产品的一种形式而已,出版机构应该具备更全面的产品思维,才能从市场的大数据中,不断发掘读者的真正需求并完善产品,实现迭代升级。


3.jpg


从“零壹快学”项目开始,广东人民社尝试自建平台。李婧玮表示,出版机构越来越重视私域流量的维护,在图书产品的利润日益微薄的当下,必须要把产业链做深做透,生产内容的同时还要自建平台。目前,零壹快学的相关平台共积累了4万多名付费用户,这些用户是出版机构未来实现融合转型的种子。谈及自建平台面临的困难,李婧玮笑言:“那是相当多啊!”最大的问题还是人,虽然新出版传媒分社有自己的产品研发部,但许多技术问题不得不借助外部力量。好在李婧玮本身有理工科背景,认识不少技术圈的“大牛”,“有问题就调动身边一切能调动的资源,办法总比困难多。”

此外,融合发展分社的“千语街——‘一带一路’多语言交互学习服务平台”也成效初显。同时,以创研中心为主的研学项目组积极创新,通过组织实施广州及周边中小学生开展主题教育研学项目,实现了纸质书、文创产品和文化服务价值最大化,延长了传统出版的附加值和产业链。


4.jpg


领导者要勇于担当,转型一定是“一把手”工程 

肖风华坦言,这两年多来的转型是“被逼的”。在多年的从业过程中,他时常问自己,在变革的紧要关头,出版业一直延续下来的发展路径能支撑多少年?他说:“有时候真的有时光倒流的感觉,这么多年,我觉得我还是在做当年的事,只是更加忙碌了。编辑部主任还是在组稿和等稿,压力大了对接的作者档次反而下降了;编辑们还是在埋头审稿,量大了质量却下降了;发行们还是在履行二传手的职能,只是手工单变成了电脑单;封面、设计、包装和营销好像很有时代感,但拿到市场上却被民营书业秒杀;社长们更忙了,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跑政策、跑项目。”

面对新形势,出版企业的经营者到底该做些什么?行业一直倡导的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又该怎么做?肖风华认为,转型一定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如果没有改革的动力,那么所有的改革就都成了‘面子工程’”。

“一把手”工程一方面是指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在广东人民社天猫旗舰店的快速发展期,肖风华曾带领全体员工一起到库房打包。另一方面则指充分放权,以调整体制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可以分社、分公司等组织架构形式明确几个试点单位,先让它们到市场中闯荡一番,给予政策支持和容错空间;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调整,将转型与大多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个人成长挂钩,“如果大多数人抱着旁观的姿态来看待改革,注定是没有积极性的。唯资历、求平稳过渡等心态会贻误战机,在新一轮的起跑中落后。”肖风华表示。


5.jpg


一把手”的重视和主抓是出版机构探索转型之路的必要条件,同时,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出版机构要打破产业边界,形成更加立体化的产品思维。如围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人民社除了打造畅销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全球定位》《粤港澳大湾区知识读本》《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报告》《简明香港史》之外,还启动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地图”项目,包括美食地图、非遗地图、博物馆地图等,更加贴近读者。


6.jpg



“亭前活水破轻冰,渐见游鯈傍石棱”。近3年来的快速发展,让广东人民社上下感受到了改革破冰带来的活力。转型的压力无处不在,“每天在绝望中入睡,在希望中苏醒”,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发展,从追求规模到效益与规模的平衡,从追逐风口到审慎介入,每一步的发展都充满了挑战与质疑。肖风华感慨,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但幸运的是,“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给了我们坚定的支持,员工给了我们前行的信心,前路无论成功或失败,总得有人去尝试,在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时刻,我们愿意做主动的探索者,牺牲短期利润,牺牲舒适生活,不怕得罪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市场洪流,这其中既有对68年历史企业的责任,也有作为广东出版人的担当,希望我们的探索能为出版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可复制经验,让源头活水汇集成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