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闽宁之花——“吊庄”移民中的女性群像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1-02-10 08:52:21

微信图片_20210210085208.jpg

第一次听到“吊庄”这个词,大约是在十多年前。“吊庄”的本意是指,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有一户人家走出去一个或两个人,他们一般是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当他们找到一处比较理想的地方,就开荒种植,然后就地挖窑洞搭窝棚,建立一个仅供暂栖的家。这与过去走西口或闯关东的一去不返不同,一户人家居住在两处,主劳力“吊”在两个地方,这样,“吊庄”就成了移民文化中的一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吊庄移民工程”——就是把一个或多个不适宜生存的行政村、自然村,整体迁移到适合生存并可持续发展的地方。虽然这样的移民村很快会有正式名字,但“吊庄”却在民间和官方的记录里都留存了下来。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作为亲历者、见证者,军旅作家有责任有义务记录和书写这伟大的、持久的艰苦奋战——七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战役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石竹花开——闽宁镇的春天》(花城出版社),是我应中国作家协会的邀约创作的脱贫攻坚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20世纪80年代初,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些农民为了吃饱肚子、改变命运,怀揣梦想自发来到银川市永宁县境内的贺兰山东麓,通过在戈壁滩上开荒等方式求温饱、找出路,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聚集区。1990年10月,又有一批异地搬迁的“吊庄”移民来到这里。1997年,国务院确定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个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闽、宁)命名的移民开发区随后成立。贺兰山东麓先有闽宁村,后改闽宁镇,20多年后,一个崭新而生机勃勃的移民小镇在西北高原上绽放出耀眼的光彩。2019年10月中旬,我第一次赴宁夏永宁采访。县扶贫开发中心给我介绍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一位知识女性刘亚明。

刘亚明,1956年生人,现为银川市级非遗传承人。2014年暑期,当时在银川大学任教的刘亚明来到闽宁镇原隆村,向36位待业妇女传授编结钩织技能。这次一个月的教学过程,使她和原隆村结下不解之缘。2017年春节之后,冒着寒风、带着行李的刘亚明应学生之邀,再次回到了原隆村,申请成立了宁夏昱嵘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在村委会文化站的教室里,她开讲为期40天的软陶首饰制作课,60多位村民挤满了教室。因交通不便,她自己购买了电动三轮车,自己制作并购买回教学用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帮扶工作中。后来,她说服了家人,自己干脆放弃大学的教职,一头扎进了原隆村,把扶贫工作当成自己后半生的事业。

刘亚明说:“原隆村只是闽宁镇多个移民村中的一个,但它是农村贫困的一个缩影。农村人家的穷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人。这个‘穷’一方面是物质层面,一方面指思想文化。我希望用自己的一点力量,让村里的女性通过学习手工掌握一门技能,能够有知识、有文化、有见识。总之,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妇女,要更有尊严地好好生活。”

三年间,在原隆村,参加过各种手工艺技能培训的女工达到了1000多人。刘亚明不但向农村妇女教授手工技能,还以忘我的精神鼓舞感染着身边的女人们。她每天来授课,往返路程有60多公里,早出晚归,代步工具是一辆电动三轮车。2017年的一天,她讲完课返程途中遭遇车祸,腿部严重受伤,留下了病根儿,可她依然克服困难坚持着。如今,村里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打牌、说闲话的人少了,来培训班学习技能的人多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升了,大家都认为勤奋劳动最光荣。2017年4月,永宁县组织桃花节,女工们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2018年9月,刘亚明带着女工去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一举拿下两个项目的入围奖和一个项目的铜奖,让女村民们创作的产品登上了大雅之堂。

要创作出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品,作家必须脚踏实地深入生活,必须塑造好人物形象。在《石竹花开——闽宁镇的春天》一书的开篇,我就写了刘亚明老师的故事,题目是《心手相传原隆红》。两次赴宁夏采访,前后历时40多天,打动我的故事几乎都是女性奋发图强的故事——细碎、微小、曲折、温暖……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女性对于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写好女性人物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塑造好“吊庄”移民中的女性群像,这就是我第一次赴宁夏采访后确定的创作思路。

“闽宁镇模式”可以说是中国扶贫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我没有采用主题创作惯用的“全景式”创作手法,而是着重写好一个个具体的故事,通过十几位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底层女性,讲述了曲折动人、震撼人心的移民故事,讲述了西北女人的坚韧与自强。这些女性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也是生活的勇者、命运的强者。这本书的书名来自于石竹花。这是一种看似平凡的小花儿,象征着母亲和母爱,寄托着思念母亲、敬爱母亲的感情。石竹花虽然艳丽,却不张扬,不欺邻;紧紧贴住大地生长,可以独立,也可群居;耐严寒,抗风雨,扎根在贫瘠的土地上,不离不弃。

近日,讲述宁夏闽宁镇移民故事的电视连续剧《山海情》正在热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追剧。有观众说:“自己都不明白,荧屏上那些土里土气的人物咋就吸引了我。”我要说,正因为这土里土气的生活,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和土地、和粮食息息相关,和山与海的血浓于水息息相关。我想起在闽宁镇采访的日日夜夜,恰巧与电视剧《山海情》的主创人员同住一家宾馆。我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的创作手法,向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表达同一种敬意。我想,《石竹花开——闽宁镇的春天》之所以能获得“《民族文学》2020年度奖”,也正是因为书中传递出了浓烈的时代气息、家国情怀和人性光芒。

山海情,象征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厚的情谊;而石竹花,则象征着本书记述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群体。她们中有扶贫驻村的干部,有几十年如一日进行乡村调查的教授,有靠双手致富的农民,也有靠理想信念成功的作家……现如今,有更多贫困地区的民族兄弟,异地搬迁到了闽宁镇。这个昔日的“吊庄”,已经成长为一棵枝叶繁茂的青春树,迎接着一个又一个山花烂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