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引领教材铸魂育人启智增慧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发布时间: 2021-10-26 11:08:25


关键词   教育出版  三类教材  教材新形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聂慧超


在教育界与出版界的翘首以待中,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共评选出全国优秀教材999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99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00名。该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设立全面覆盖教材建设各领域的专门奖励项目,也是全国教材建设领域的最高奖。

尺寸教材,悠悠国事。2016年中央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教材建设的意见,从制度层面将教材建设明确为国家事权;2017年7月,国务院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标志着我国学校教材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目前已有近一半的省级教育部门成立省级教材委员会或教材处或教材办,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普遍成立了教材建设管理委员会、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或教材审查选用委员会,明确了教材工作部门,解决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问题,为教材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教材建设专业支撑力量也日益强化,2018年5月,教育部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也纷纷建立,着力打造了一批服务教材建设的高水平专业智库,为课程教材顶层制度设计和重大决策的出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与交流平台。2019年12月,《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印发,为全面提高教材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制度支撑。

随着我国教材建设扎实推进,教材体系日益完善,管理体制不断优化,教材门类逐步健全,涌现出一大批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教材。据了解,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版权页标注为“教材”字样的各类学历教育教材数量达20.34万种,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1.08万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8.47万种,高等教育类教材10.79万种。

教材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开展评奖提供了现实基础。2019年12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设立全国教材建设奖,分设优秀教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三个奖项。其中,全国优秀教材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简称“职继教育类”)三个大类。由教育部组织评选,每4年评选一次。此举受到教育界、出版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五大特征彰显教材铸魂育人


梳理首届获奖教材书目及其出版机构(见表1),来自中央部委主办或大学主办的出版社居中坚地位,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地方教育类出版社是本届评选中另一支生力军,表现可圈可点,如上海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无一不是制度健全,符合国家教材建设发展要求,有清晰的教材出版战略,有严格规范的教材编写、审查和推广发行制度,教材编写、审校、审核、出版、发行等各环节管理规范,基本形成了政策研读、选题调研、规范编写、审读试用、推广发行、适时修订等编审用机制,通过组建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编审团队,确保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合格教材的要求,多措并举保障教材的科学性、专业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表1 出版社获奖教材总数TOP10 

(注:合作出版的教材各按1项算)

image.png


当前,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已基本形成,显示五大特征。

第一,覆盖面广,厚积薄发。从学段看,小学、初中、高中、学前和特殊教育均有代表性改革项目获奖;从学科来看,获奖成果涵盖了几乎全部基础、职业、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科;从研究主题来看,包含教学理念创新指导、教学改革实践,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例如,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第七版,先后历经7个版本的修订,40余年来各版本累计印刷400余次,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册。外研社的《英语》(新标准)教材,于2011年对小学和初中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后,又于2018年历经5年完成高中修订版;2021年,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发布,教材修订的新征程也已开启,累计销量已达7亿册。

第二,价值引领,立德树人。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探索,以思政类教材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工具,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转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业与大中小学教材体系中的青少年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课程教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课题在教材中充分彰显,在学生“拔节孕穗期”将治国理政“大道理”与个人成才“小道理”融通。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至九年级(共18册)》吸收十多年来品德课程改革成果和法治教育经验,依据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程度,聚焦主题,揭示矛盾,丰富德育课程内涵。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外贸单证操作(第五版)》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具体的制单任务,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贸易强国的担当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等思政元素,实现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相融合。

第三,聚焦改革,创新性强。获奖教材均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价值理念和本土特色,整体上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体现学科和行业发展的新成果,从而有效服务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

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第2版)》开创了特色鲜明的网络空间安全引领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框架,创造性地提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引领型人才培养系统化知识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药化学(第3版)》从化学的角度研究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质量控制、结构优化,以及创新药物研发等,前沿性和系统性较为完善,全面体现新时代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四,突出教学,重在实践。教材建设奖强调教学的核心地位,成果必须聚焦我国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有效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

例如,科学出版社的《冰冻圈科学概论(修订版)》有力帮助交叉学科领域科研人员了解并投身到冰冻圈科学研究中,促进我国冰冻圈科学事业的长足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的《航空心理学:理论、实践与应用》立足学科前沿,突出行业难题,在知识框架构建、理论体系梳理、教学技能培养方面注重对人因失误与飞行安全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创业管理(第5版)》以中国本土创业实践为基础,将创业的关键要素和创业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为青年创业一代低成本试错、参与价值共创提供经验与指引。

第五,正向激励,示范引领。长期以来,尽管国家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质量标准不断完善,但依然存在教材编写者水平差异,盲目追求所谓学术出版成果、职称评审,忽略难度大周期长的教材建设工作的情况。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设立,是加强教材建设激励保障的重要制度设计、树立教材建设标杆和典型的重要机制性措施、展示教材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从教材主编团队与先进个人所在单位性质看,获奖教材基本为合编教材,通过多校合编或校企联合编写,整合行业、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的资源力量,发挥不同方面专家在政策法规、教学理论、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优势,反映教学实际,体现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有关要求,并及时融入行业发展新要求和新变化,适应性强。尤其是专业类教材,已形成产教评协同开发的机制,组成了高水平专业化教材编写队伍,专业支撑力量的日益强化进一步提升政校行企等参与教材编修的主动性。


三类教材学科体系与时俱进


基础教育类优秀教材“双减”下再出发。基础教育类优秀教材共200种,其中特等奖3种、一等奖40种、二等奖157种。获奖教材覆盖了基础教育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反映了基础教育量大面广的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中小学统编三科教材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重点工程教材建设为龙头,坚持基础教育正确方向不动摇。同时,“双减”下的素质教育也得跟上趟儿,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成为关键。

盘点此次基础教育类获奖教材,从获奖教材的出版单位分布来看,入选2种以上的出版社共26家(见表2)。从学段看,高中8种、初中10种、小学14种、特殊教育5种。从学科上看,数学、物理、英语是“重头戏”。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此次数学教材获奖项目数为37,与数学学科地位基本相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等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落实“四基”,培养“四能”,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逐渐形成理性思维。


表2 基础教育类教材出版社入选品种TOP10 

(注:合作出版的教材各按1项算)

image.png


此外,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促使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课程教材被重点建设。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唯一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奖的美术出版社,陆续出版中小学、高中、高等美术院校各类美术教材和教辅,推出了《书法练习指导》等一系列书法教材、教辅,填补了中小学阶段书法教育的空白。此次该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下册》《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五年级上册》《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等优秀教材为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和提高美育质量提供范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等教材有助于体育教师更好地完成选项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个学校体育面貌的改变。自2020年开始,劳动教育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与缺位之后在“五育”中的地位得以再次确立,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科书劳动与技术七至九年级(共3册)》 等教材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以劳育人”与“以文化人”的统一。

职继类优秀教材把握政策红利。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优秀教材共400种,其中特等奖3种、一等奖80种、二等奖教材317种。获奖教材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实践性、适用性、创新性等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了职继教育特点,对职继教育类教材建设产生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

从获奖书目的学段来看,高职阶段教材占比最高,达60%以上;中职与继教两类教材数占比分别为25%和15%左右。高职教材出版需求迅猛增长、竞争者大量涌入始于2006年,但由于出版准入门槛低、处于监管松懈地带、个性化需求明显等特点使高职教材市场蛋糕被无序瓜分,后续,一场以完善教材政策、缩减合作出版、创新营销方式、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行业自救使“战乱”得以缓解。近日,《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指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到2025年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35年建成技能型社会。《意见》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再次面对潜力巨大的高职出版市场,出版社有序竞争状态良性初显。

从获奖教材的出版单位分布来看(见表3),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出版此类教材时间长、数量多且质量高。此外,据初步统计,获奖教材中初版教材占比27.3%,其余72.7%均为再版,体现了相关专业稳定发展、课程重要以及教材质量高等特点。


表3 职继教育类教材出版社入选品种TOP10 

(注:合作出版的教材各按1项算)

image.png


从获奖教材所属领域来看,覆盖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各类型、各层次,19个专业大类均有教材入选。职业教育的公共课教材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等学科,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基础模块)(第四版)》与《经济数学(第三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高职体育立体化教程》等;专业课教材主要集中在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医药卫生、教育体育等专业领域,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这与职教各专业大类办学规模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符合人才培养规模大、教材用量大的现实需求。如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财务报表分析(第五版)》、中国铁道出版社的《工程测量(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康复医学(第4版)》等;从继教类教材的专业领域看,公共课教材主要集中在思政、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类教材主要集中在工学、管理学、医学等领域,多数为职教专科层次使用教材,主要集中在财经商贸、装备制造、医药卫生、电子信息、交通运输专业领域。如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科起点本科)(修订2版)》等。此外,教材也涉及家政类、农业技术类、工业技术类和艺术类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至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向社会连续发布了5批新职业,分别集中在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因此,建设适应国家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要的新职业教材建设已“乘风而来”。

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全面推进“四新”建设。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共399种,其中特等奖4种、一等奖80种、二等奖315种。获奖教材覆盖了高等教育所有学科门类、76个本科专业类。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高校教材体系。2018年,国家教材委把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列入年度工作要点;2019年12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高校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一系列顶层设计明确了高校教材建设的管理方向,也对教材编写、出版、选用、发行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而新专业的市场前景、国家政策利好、数字教材需求增强等新变化,加速了教材出版格局的嬗变,高校教材市场正萌发出新的生机。

从获奖教材的出版单位分布来看(见表4),高等教育出版社以154种一骑绝尘。从获奖教材所属领域可见,全面推进“四新”建设贯穿整个教材建设,旨在引导高校课程教材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实验、实践性教材和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的任务愈发重要。


表4 高等教育类教材出版社入选品种TOP10 

(注:合作出版的教材各按1项算)

image.png

  

“新工科”领域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集中力量编写一批新教材。以人工智能为例,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已有多家出版社已出版近百种人工智能专业类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人工智能导论(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人工智能(第3版)》等应势而生的优秀教材梳理出新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涉及多学科融合,注重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新文科”领域分类推进文史哲、经管法、艺术、教育等领域教材建设,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并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如人民出版社的《新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程》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和新变化进行论述,建立“强起来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家族中的“元教材”,吸纳近30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研究培养更多新闻人才。

“新农科”领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要求。如中国农业出版社的《柑橘学》,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科研人员、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等不同层次的读者,讲解柑橘全产业链各个生产环节,基础理论知识与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术指导紧密结合,突破以往同类教材编写思路,体现应用基础学科教学用书特色。

“新医科”领域覆盖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专业教材,深入推进“医学+”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四版)》由张伯礼院士主编,在知识体系方面注重优化结构和中医思维的培养,促进中医内科学教材与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

总体来看,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总体布局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材出版人才队伍。

新形态教材或许是下一阶段规划教材遴选的主要趋势之一。一是以知识体系重组、课程体系重构为目标,构建以专业能力为逻辑导向的“基础+模块+拓展”教材体系;二是以纸质教材为根基,依托互联网技术把传统教育和信息化教学融为一体,开发数字化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解决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传统教材向立体化教学素材转变的问题;三是体现校企“双元”或政校行企“多元”的特点,推进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融入教材内容。

未来如何更好地形成教材评审与选用的良性机制?如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层次教学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打造支持国家战略发展、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教材体系,在铸魂育人、启智增慧上下好功夫?出版业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