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器具的佳作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发布时间: 2021-11-04 10:55:28

“中国劳苦大众的手工业图录、中华文明之一诠释”。美国人鲁道夫·P.霍梅尔受莫瑟博士之托,在中国调查八年,在日本调查一年,回国潜心研究、写作十年,著成《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一书。该书近期由广东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为“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之一。华珏明、马未都为本书作序推荐。


image.png

书名:《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

作者:鲁道夫·P.霍梅尔

译者:戴吾三 等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定价:228.00元


本书作者鲁道夫·P.霍梅尔(Rudolf P. Hommel,1887—1950)生于德国,21岁时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学习希腊语、拉丁语及其他古代典籍,后到伯利恒的里海大学任副教授。之后结识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敦的亨利·查普曼·莫瑟,两人在人类工具研究方面产生共鸣。霍梅尔在莫瑟委托下,先后在中国做了8年调查,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中国人使用的工具、器物以及劳作的场景,并带回一些实物或复制品交给莫瑟博物馆。1937年,霍梅尔写成《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一书。

其实,在霍梅尔之前,李希霍芬、章鸿钊等中外学者已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做过一些实地调查,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不及他。

在霍梅尔之后,20世纪50年代之前,张含英、梁思成、王振铎、谭旦冏等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做了与水利、营造、机械等相关领域的传统工艺调查,对学科史的研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之后,更多学者如王世襄、方心芳、温廷宽、潘吉星、宋兆麟、张秉伦、谭德睿、杨永善、乔十光、张燕、钱小萍、周嘉华、祝大震,以及苏荣誉、张柏春、杨源、李晓光、唐绪祥、樊嘉禄、方晓阳、邱耿钰、王连海、根秋登子、张建世、关晓武、陈彪等,先后投身于这项工作,范围之大覆盖了传统工艺的所有领域,研究之深包括现代科技手段之应用也远超既往。但除王世襄、宋兆麟两位先生外,所涉及的名目和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仍鲜有与霍梅尔相埒者。这决定了《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一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霍梅尔所记录和拍摄的某些技艺和用具,如江西牯岭用黑色火药爆破岩层,鄱阳湖渔民用插入水中的白漆木板诱使鱼儿跳入舟中的特殊捕鱼方法,安徽当涂铸锅用的半永久泥型,以及铸造锡器用的石范,等等,如今不是早已失传就是极为罕见之物了。诚如李约瑟所说:“霍梅尔关于当代传统的中国实践的书,是独特和有价值的。就我们所知,唯一可与其相比的是近时谭旦冏关于中国传统技术的有趣的论文。”李约瑟在其他场合亦曾誉称《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提升文化自信、追求匠人精神的今天,这本书不但引导我们该如何做田野调查,不但教导我们要关切底层手艺人的疾苦,将抢救保护传统工艺这一民族科技宝库引为己任,还不可替代地保存了大量已失传或正在失传的古老民族工艺的珍贵资料,其价值之大,不言而喻,而本书的翻译出版,其现实意义和范本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本书主译者戴吾三生于1953年,祖籍湖北,长于山东。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科学史博士学位。1998—1999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8年后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教授,2018年退休后任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长期从事科技史、科技与文化研究与教学。著有《解开成语中的科学密码》《影响世界的发明专利》《技术创新简史》《汉字中的古代科技》等,译有《大众科学指南》《物理学巨匠》《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