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代人如何欣赏传统书法?从岭南大家陈白沙看中国书法“心学”传统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发布时间: 2022-03-01 09:12:07

岭南大家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他既是明代心学思想的奠基人,也是传世书法家,在岭南乃至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的书法观以及他创制的茅龙笔,都可以成为理解岭南文化的一扇窗口。

近日,第九场“岭南文化新讲”在广州楠枫书院拉开帷幕。

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志平教授开讲“岭南陈白沙的‘茅龙笔’与中国书法的‘心学’传统”,并与文史学者、书法爱好者倪腊松一起,围绕“心学”视角下书法的创作与欣赏、书法中技与艺的关系、岭南书法的源流与特质等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image.png

讲座现场


 反身向内的书法传统 


陈志平首先为听众解析了“心学”在书法中的含义。书法“心学”一说,为清代刘熙载所提出,而其发端则在于汉代扬雄。扬雄称“书为心画”,此时的“心画”仅是指书面文字,与书法尚无关系。

到了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对唐穆宗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心正则笔正”。陈志平解读道,这五个字有一语双关之妙,既指毛笔的笔心正,下笔才能正,同时也暗示“为人要正”,以此对皇帝进行劝谏。在这里,外在的笔心和内在的人心对应了起来,标志着中国书法传统正式向“心学”转向

此后,在宋明理学的视野下,“心正则笔正”不仅是书法的概念,更成为哲学的命题。程颢说“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将书法从“把字写好”转变为“好好写字”,书法愈加向内发展。

陈献章沿着这一路径,提出书法“以正吾心,以陶吾情,以调吾性”。“写什么字、用什么笔、写得好不好都不重要,书法不再是写字了,而是写心了。”陈志平说。


image.png

陈志平


而在如何诠释“心正”的问题上,又存在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两条路径的分野。在前者看来,“心正”和“笔正”都依赖于外在的标准,比如朱熹批评苏轼、黄庭坚不肯把字写好,在他眼里“正”就是端正,这是一种僵化的标准。

陈献章等人则属于“合规律性”的代表。正如陆九渊所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陈献章亦提出“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他初时学了很多书都不甚满意,于是回到广东老家静坐十年,直到内心悟透之后再来观世界,发现与他的内心所思完全一致。

因此,陈献章强调“自得”。整个宇宙、整个客观世界都囊括在人的心中,需要的不是向外找寻,而是要在内心思考顿悟。


image.png

《新年稿》陈献章作


书法亦是同理。“心学”认为,学习书法不应依靠临摹,而是要在心上学。陈献章一向不规规矩矩写字,不用传统毛笔而用茅龙笔,丝毫不符合“端正”的标准,但仍无碍于他成为杰出的书法家,便是一个鲜活的案例。陈志平认为,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心学”和书法的“心学”已趋于一致。


“工匠书法”和“文人书法”


现实当中的一些书法现象,也可以在“心学”的视野下得到印证。

倪腊松举了几个例子:有人临帖练习很认真,写得也算不错,但想再往上行就会发现遇到了瓶颈,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在行家眼里似乎缺了点文化底蕴;

有的知名作家学者,文化素养非常高,功成名就之后也开始写书法,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书法训练,技法方面有所欠缺;

有的鼎鼎大名的书法家,明明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后期却常常被嘲讽字写得丑,还被列为所谓“当代十大丑书”。这说明文化修养和书法的技与艺之间,存在很微妙的关系。


image.png

倪腊松


对此种种现象,陈志平指出,书法当中存在着“工匠书法”和“文人书法”两种倾向,优秀的书法家往往是二者的相互补充

工匠书法在书写的技巧、法度、完备方面可以达到很高水平,而文人书法凸显的是书法背后人的品格和文的修养,这不是靠读书多、学问多就可以达到的。

陈志平谈到,古人将书法分为神品、妙品、能品三个等级,以“心学”的视角来看,“把字写好”属于能品;不追求把字写好,只追求“好好写字”,可能会出妙品;连字都不“好好写”了,结果写得非常好,进入了“心忘于手,手忘于笔”的境界,就有可能诞生神品。

对工匠书法而言,能品已经是天花板;而对文人书法而言,能品只是一个起点。领会到这一点,也就能对所谓的“丑书”有所理解。

陈志平认为,所谓“丑书”不可一概而论,有的人技法有所欠缺,没有能力把字写好;而有的书写者是“能而不为”,有能力写得“好”,但仍追求有所突破,探索更高的艺术境界。“此二者正如儿童的涂鸦画和毕加索的抽象画,不应混为一谈。”


image.png

《题画》陈献章作


书法作品的欣赏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在陈志平看来,书法的价值,不能以其他艺术的标准来衡量。正所谓“心正则笔正”,书法不直接干预社会,而是干预人心、净化人心,以间接、内化的方式,来对世道人心、对社会起作用,这是书法不可低估的意义。


茅龙笔中的“雄直之气”


在“心正则笔正”这句话当中,除了强调“心”的决定性作用,另一个主角便在于“笔”。

笔在书法中的地位如何,历代书家莫衷一是。陈志平谈到,黄庭坚贬谪岭南时没有好笔,于是用鸡毛笔写字,发现也能写得好,因此黄庭坚得出了书法“在手不在笔”的结论。

陈献章也不用传统毛笔,他用江门新会一带的茅草制成茅龙笔,称赞茅龙笔是“茅君稍用事,入手称神工”,用茅龙笔留下了许多旷世佳作。这似乎说明,笔在书法中确实不怎么重要。


image.png

茅龙笔


直至今日,茅龙笔还是广东江门的著名特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志平认为,它可以被视为岭南文化的一个代表,反映了岭南地域典型的“在野”的文化特征


image.png

《种萆麻》陈献章作


讲座的最后,陈志平谈到,对于岭南书家的研究,在今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明代以来的岭南书法家,不论是陈献章为代表的哲人群体,还是明末遗民群体、近代康梁为代表的革新群体,他们都有着相似的精神特质:

一是务实低调,强调内在修行,不注重外物;二是讲究气节,敢担当、敢作为、有骨气;三是重视学问,让书法植根于厚重的学养之上。这种品格延宕数个世纪,直至今日仍在岭南大地上熠熠生辉。

陈志平表示,陈献章其人,既是哲学家、文人,同时又是书法家、教育家、诗人,是岭南文化一个标杆式的人物。当前广东正在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陈献章的成就与精神更加值得我们挖掘弘扬,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