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名家风采|中大教授黄天骥现场演绎诗歌:品唐诗家国,嗅岭南墨香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发布时间: 2022-08-25 16:51:26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甘卓然

图/邓勃 汤铭明 贺全胜


8月19日,广州楠枫书院二楼座无虚席。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携新书《唐诗三百年》,为南国书香节线上线下读者观众讲述唐诗地位,赏析名篇名句,解读唐诗中的家国情怀。


微信图片_20220825165214_副本.jpg


“唐诗在中国诗坛上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唐诗三百年》一书选取了35首唐诗名篇加以详解,从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起,到晚唐秦韬玉《贫女》止,将唐诗三百年的创作演变、诗风变化、诗人个性等展现在读者面前。


“尽管宋词、元曲各有成就,但总体上不及唐诗。”黄天骥解释,“唐诗能够把汉藏语系的音乐性解放出来,与诗人的感情、思想结合,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高峰。”


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是开放的,它的文艺作品、文艺思想、对现实的批判和感受往往是放得开、写得深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唐代是最开放的社会。从艺术技巧来看,唐代刚好接受了近体诗的写法,既注重语言的韵,也注意平仄的安排,实现了音节的对立统一。


因此,在黄天骥眼里,开放的社会叠加艺术本身的突破,造就了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地位,“再也没有第二个李白、杜甫了。”


“用立体的眼光赏析诗词,体会诗词的技巧”


黄天骥既是文史通家,也是古典戏曲研究的名家,往往能触类旁通,用戏曲的眼光读诗词,用诗词的思维赏戏曲,关注到旁人忽略的细节,体会唐诗写作技巧的独到之处。


“研究戏曲讲究戏剧矛盾,写诗也需要在矛盾下形成,从这一点看,两种文体是共通的。”黄天骥以杜甫的《石壕吏》举例,杜甫用听觉代替视觉,使叙述情节极具张力,虽然全诗只出现一个“吏”字,但石壕吏跋扈的形象跃然纸上。


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罗韬认为黄天骥的解读“让熟悉的诗,别开生面”,经过戏曲的演绎,唐诗历历如目,极具电影感和场面感。“熟悉的诗如一朵花蕾,解释之后诗才绽放。”罗韬说。


正因为融会贯通了戏曲文化,黄天骥解读诗歌时会格外注意其音调韵律。以戏曲的眼光看诗词,用诗词的感受听戏曲。


“人之所以将情感落笔成诗,是因为心中产生了矛盾,毕竟没有矛盾就没有斯情。矛盾这一点在叙事、抒情和戏曲上都是一样的。”


微信图片_20220825165327_副本.jpg


“重视乡土本来就是一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含义是很丰富的,家和国是分不开的,有国才有家。”黄天骥说,“李白有一句很浅显的诗,‘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唐诗中诗人没有忘记的故乡,是没有忘记国家的那片土地,思念故乡难道不是一种家国情怀吗?”


黄天骥补充:“一个人对国家的爱可以表现在歌颂国家兴旺的方面,但是国家出现困难,怀着一种忧虑对黑暗现象的批判,去正视社会的问题,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杜甫在“三吏三别”中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正是爱国的表现。


在众多吟诵家国的唐诗中,黄天骥着重解读了边塞诗,在他眼里,慷慨激昂的边塞诗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淋漓尽致的体现。


正如王昌龄《出塞》一诗,“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描写了将军作战结束,欣赏着和自己生死与共的战马,振奋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息,这种雄心与警惕,便是于国于家的责任感。


黄天骥将王昌龄处理冲突矛盾的写作技巧一一道来,情到浓时,他起身声情并茂地演绎诗歌,带领读者们以诗人之心体会唐诗。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黎存根

校对 | 李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