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书香岭南·名编工作室⑦|靳淑敏:用高质量教材筑牢学生的“中国底色”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发布时间: 2022-09-11 18:39:40

“书香岭南·名编工作室”

融媒体系列报道⑦


文、视频/孙 磊 甘卓然

图/受访者提供


【走进工作室】


教材出版往往需要几十遍的反复打磨


人们常用“杂家”来形容编辑,但久经沙场的靳淑敏,一开口,便展现出资深编辑的专业素养,谈起教育出版的变革与走势,娓娓道来,极富洞见,俨然一名“教育专家”。


这种洞见和专业,来自对教育行业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自2003年入职广东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粤教社”)以来,靳淑敏已深耕教育出版领域18年,先后主持或责编20种重点出版物,成绩斐然: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5种、国家规划项目2个,2次获国家级奖项、5次获全国性专业奖项、17次获省部级奖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论丛》《澳门通史》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署“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39B6C29D-E222-420D-BEC7-3C94C395D2E2.jpg


然而,采访中聊到自己的获奖情况时,她皆三言两语带过,只有在谈到教育出版本身时,话匣子才会瞬间打开。为祖国下一代编写教材的她,更关心课本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更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长期坚持学术研究的靳淑敏看来,编辑首先是一个杂家,因为需要接触方方面面的书籍;但是更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有了深厚的专业基础,才能找对选题,才有实力与作者对话,从而更好地服务编辑出版工作。


“教材的修订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靳淑敏说,“教材质量的要求比其他出版物更高,编写教材是对失误‘零容忍’的,一本教材甚至需要几十遍的反复打磨。”


为彰显出版人的抗“疫”担当,靳淑敏带领团队用7天时间出版了《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图书,半个月完成了《不一样的春节日记》的出版任务。前者出版后销量已逾30万册,后者出版后销售也超过10万册。


5B4ED69A-060D-4028-809F-387F14A17DDB.jpg


“这充分体现了粤教社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也说明粤教社不仅能做好教材教辅,也能做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畅销书。”靳淑敏说。


探索教育出版融合发展之路


教育出版,与教育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


“从1949年至今,我国先后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开始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迄今为止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靳淑敏表示,2022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以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新课改方案更关注学生个体,要求建设能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并重视跨学科的内容和综合性的考评体系的课程体系。


所以,教育出版要整合内部资源,研读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同步策划研发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配套教师教学用书、教辅等相关数字资源,建设形成多元化、立体化、高质量的教材配套资源产品体系。另外,还要适应数字化教育教学的新发展,围绕数字阅读、知识服务、在线教育等领域,锚定教育教学需求,以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出版融合发展为重点,统筹规划多种形态的产品体系。


1F8C17A5-2102-4053-86DB-69394E16DCBD.jpg


靳淑敏告诉记者,当下,出版人最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双减”政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以及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颁布:“教材的框架、选材都要根据行业变化进行调整,与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保持一致。”


为顺应新形势、新发展,粤教社规划和布局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精品化、体系化、数据化,以及“内容+服务”的融合发展之路,整合好优质教育出版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


“我现在的工作室——学术出版事业部就是基于此战略成立的。”靳淑敏称,粤教社整合了《课程教学研究》期刊和优秀教育专著出版基金办公室,为教育工作者搭建优质出版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同时集聚优质作者资源,探索基于优质内容资源的融合发展之路。


“地方教材与国家教材有着不同的作用。地方教材主要是一些专题类的教材,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以及岭南文化类教材。”靳淑敏补充道,“广东的专题教材凸显了岭南特色。这片土地培养的孩子首先要学会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爱自己的家乡。”


【访谈】


广东教育出版居全国领先地位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广东教育出版在全国居于什么样的位置?


靳淑敏:一代代广东出版人致力于教育出版事业,以“实干、通融、求新求变”的岭南精神奠定了广东教育出版在全国的独特地位。

粤教社成立于1985年,是广东教育出版的主力军,是一家植根教育、服务教育,具有教材教辅全科出版资质的专业出版社,是广东省内唯一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评定的一级出版社。

粤教社曾获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总的来说,粤教社已进入全国地方教育出版单位的第一方阵并且名列前三,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广东属于较早参与教材出版的省市。上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为了适应全国不同发展地区需要,共统筹安排了“八套半”教材的出版,其中就有粤教社联合华南师大研制的沿海版教材,开启地方版全国教材的先河,供沿海发达地区使用。

第二,在国家教材学科品种数量上,广东位居地方教育出版社第一。在2021年评出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粤教社出版的5本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二等奖。

第三,在港澳教材出版上,广东贡献卓越。现澳门《中国语文》教材(分小学段、初中段、高中段)已编写完成并全面进校试用,香港《中国历史》教材(初中段)已通过香港教育局初审,正在进行教学资源建设。


322AADAA-7C36-4192-A019-D9A259154E90.jpg

《澳门通史:从远古至2019》


羊城晚报:对于出版机构来说,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出版?


靳淑敏:要构建有特色的教材出版体系,首先要认识到教材出版的特殊性。教材出版事关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所以教材出版更需要严把政治导向关,出版过程要严格遵照国家关于教材编写、送审、使用的相关规定,用教材筑牢学生的“中国底色”。

其次,要积极学习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在教材出版上真正落实“素养导向、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课程理念。

最后,要充分吸纳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充分考量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特点,为教育教学和广大师生提供更精准的内容资源和服务。


8E1E16C0-B747-4A63-9D7B-A684E46E6990.jpg

《孩子心中那一抹红》


粤教社多年来不断探索特色教材的出版。我们编写的《走进创新》是全国第一套创新类地方特色教材,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新课标对综合实践活动提出要求后,粤教社也迅速配套对应的课程资源。


履行“服务教育,以文化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羊城晚报:您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这些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您的出版工作而言,起到了哪些作用?


靳淑敏:我大学专业是教育学,研究生就读的是课程与教学论,加上我在教育理论编辑室的工作时间,扎根教育研究时间超过了14年。

作为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为我开展教育出版工作提供了丰富的选题资源和作者资源,让我具备了与教育专家名家对话的底气,给了我做好教育图书的信心,让我更懂教育,更深刻感受到从事教育出版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出版涉及多个环节,如美编、校对、技编、质检、营销和编辑,每个环节工作不同,要求也不同。就从事教育出版的编辑来说,我认为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工作开展很有助益,所以朱文清社长要求我们多关注课程改革动态,多向教育专家请教,多向一线名师学习,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教育出版该如何树立声望,赢得读者和市场的信赖?


靳淑敏:教育出版的根本使命是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内容资源和服务。专业、务实、勤勉是广东教育出版人的底色。要在教育出版的领域有自己的江湖地位,赢得读者和市场的信赖,得靠优质的教育图书产品和服务说话,得有好的领路人。

在朱文清社长的带领下,我们秉承“服务教育、以文化人”的企业使命,拓展大家名家作者资源,积极洞察和满足读者需要,以专业精神引领和创造读者需要。

在“实干创新、向阳向美”的价值引领下,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育内容资源,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凝神聚力把粤教社打造成具有深度文化影响力的教育出版领军企业,从而树立声望,赢得读者和市场的信赖。


个人简介


靳淑敏


广东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从业18年来,主持或参与3种国标教材、20余种地方教材及1种港澳教材送审项目,均获通过;策划多本精品畅销书,其中抗疫绘本销售近30万册;策划、承担十余项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次,并获各级专项资金资助逾1500万元;被省教育厅聘为培训专家。


5893DCC5-4ACA-46BE-83DB-1AE36579068A.jpg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 力

编辑 | 孙 磊

校对 | 李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