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书写湾区工业文化的二百年血脉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 2023-01-16 08:54:19

ce0d6665416f43b484696bcf3e3e10d0_副本.jpg


□汪泉


近两百年前,西方用坚船利炮从广东沿海打开中国大门,湾区也由此开启工业制造业的序曲,铸就了200年的工业文化。这些文化隐藏在那些车间和一代代产业工人的血脉中,成为湾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许锋的《南海陈氏机器家族》一书足以印证以上所述。南海陈氏机器家族的显赫声名,源于创始人陈澹浦,1836年前他专为别人代加工铜纽扣。1837年开始,他闯荡广州十三行,开了一家手工作坊,叫“陈联泰号”,修理百姓日用、制缝衣针等。他继承了传统手工业精工细作的技术的同时,也放胆尝试研究西方机械。缝衣针是不大的物件,然而,一家赫赫有名的民族工业商号却已在孕育之中。既然可以修理“洋枪鬼锁”,那么,制造洋货怕也不在话下,果然,有人看中了他,让他制造洋枪,还是“七连发”手枪。这还不够,他仿造蒸汽机船,真正的民族工业就此诞生。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岭南工业文化内核:合作、联手。甲方提供图纸,乙方组织生产,双方合作,两家得利,这是工业文化的另一大内涵:互惠互利。


从制造火轮船开始,陈氏家族企业已经是真正的制造工厂。民营企业从这里起步,它跨越了小作坊式的手工制造业,后又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发展,经历了百年的风云跌宕,正式跨入工业时代。有了这个前提,我们不难想象一个民营工业企业壮大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直至当下。这就令人想起改革开放之初,顺德人从上海购来一部进口冰箱,一件件拆卸研究,硬生生用双手打造出了一台本土制造的冰箱,虽然“土”,却是用自己的双手制造的,这足以见其文化内涵:湾区工业文化的自信来自于发现商机、胆大心细、善于钻研、擅长经营,还有合作共赢的契约精神。南海陈氏家族企业只是湾区民族工业文化的一个针眼,由此探视进去,可以发现一个巨大的文化自信空间,正是当下所需要的。


作家、学者许锋似乎对这样的选题格外垂青,从民族工业先驱陈启沅到南海陈氏家族,他发现了这一文化富矿,并作了精彩的书写,已经出版有《陈启沅评传》和《南海陈氏机械家族》,总计五六十万字。大湾区要发展,离不开诸多领先全国的民族工业制造企业,而工业文化自信更是湾区文化自信的不可或缺的文化主干。加强工业文化自信,是湾区发展的原动力,深度挖掘、精心书写并发扬光大,是大湾区蓬勃发展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