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高端预测|2023年出版业必将取得更大进步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发布时间: 2023-02-02 09:34:16

2023年开年,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延续往年传统,推出高端预测专栏,邀请行业协会领导,总结2022年出版业成绩,研判2023年热点趋势,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本期邀请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率先开讲。


1:2023年出版业将有哪些发展热点?行业协会将如何引导行业发展?

2:伴随防疫政策优化调整,2023 年出版业将有哪些新变化、新趋势?

3:2023年乃至“十四五”期间,行业协会将如何带领出版业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文化自信、发力出版强国建设?


2023年,后疫情时代将真正到来!


微信图片_20230202093556_副本.jpg

聂震宁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2020年新冠病毒第一波疫情即将过去时,出版界以及社会各界曾经热烈讨论、展望后疫情时代的变化趋势,不曾料到,疫情迟迟没有结束,后疫情时代迟迟没有开始,坚守、焦虑、疑问、失望、挺住等样心情杂陈。随着防疫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疫情时代肯定将从2023年开始。


2023年,后疫情时代全社会的文化生活将出现全面向好,出版业应该出现新的景象和新趋势。从人们矫枉过正的认知规律和补偿性消费心理来预判,出版物市场会在春夏之交,尤其是“世界读书日”所在的4月份达到第一个高潮。出版业内的交流、交易从线上回归线下,“劫波渡尽兄弟在”,参加展会、组织交流的热情较之疫情前会高涨许多。全民阅读活动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出版人与读者的交流来得更为亲切自然和形式多样,而且这些活动和交流将更多回归到实体书店和各种阅读空间。在疫情中最为“苦大仇深”的是实体书店。我建议,出版发行业和各地政府,对苦撑3年还没有趴下的实体书店应该给予一次表彰,特别要对民营实体书店给予慰问和勉励。“南望王师又一年”,实体书店整整守望了3年,读者们应该感动,政府部门应该表彰,出版业应该感谢。


2023年,后疫情时代的我国出版业不仅在国内循环上将出现活跃景象,在文化“走出去”,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上也会重回疫情前的水平,一定会给国际出版业产生深刻印象。许多出版机构已经整装待发,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等展会上将有突出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韬奋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全民阅读活动,即便在疫情3年期间,图书捐赠活动一直都在进行,送书到边疆、到山寨、到革命老区,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千方百计保持疫情前的捐赠规模。2023年,韬奋基金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精神,进一步加大捐赠力度,努力把因为防疫而被迫延缓的一些捐赠项目执行到位,积极联系疫情期间提出捐赠需求而未能得到满足的受赠单位,联合更多出版社,形成行业合力,下更大力气做好图书捐赠工作。可以肯定,2023年韬奋基金会的捐赠总量将创历史新高。


韬奋基金会在全民阅读活动中不仅积极主动开展图书的公益捐赠,还自觉参与社会各界的全民阅读活动中,竭诚为读者服务。疫情期间基金会组织专家线上线下开办阅读讲座,创办服务全民阅读的新刊《阅读与成才》,受到广泛欢迎。疫情之后的2023年,基金会的阅读活动将更为多样地开展。基金会的二级机构全民阅读促进会、读书组织联合会已经有多项富有创意的阅读活动计划亟待实施,基金会所属的阅读三十人论坛专项基金、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文传智库)专项基金、红雁助学专项基金、党建阅读专项基金、核心阅读工程专项基金、诗词中国公益发展专项基金、数字文化城市专项基金、阅读促进专项基金、“一带一路”科技文化专项基金等一批专项基金将遵守宗旨、各显神通,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


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指导下,韬奋基金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联办的“韬奋出版人才发展论坛”迄今已经举办10届,论坛承办地从北京发展到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江苏南京、山东济南、陕西西安、四川成都、重庆、广东广州等城市,得到了每一个承办出版机构的有力合作,在全行业产生了良好影响。第十一届论坛本应于2022年11月在贵州贵阳举办,因为疫情缘故延迟,论坛各参与单位决心一定要让论坛落到线下举办,力求使得与会人员得到面对面交流,我们将于2023年初举办第十一届论坛。同时,我们相信,第十二届论坛在2023年11月将顺利举办。


2023年乃至“十四五”期间,韬奋基金会将和出版业同仁们一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二十大明确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五个重要特征的要求,全面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正确方向推进出版业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出版物内容为核心,正确处理好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关系,正确的内容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形式,坚持推进融合发展。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出版物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出版物的数量规模决不能脱离高质量的保障,而高质量发展的出版业也离不开一定数量规模作支撑。我们要把“四个自信”全面体现在新时代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相信,2023我国出版业必将在“社会效益第一、两个效益的统一”上取得更大成绩。


预测新热点,找准着力点,争取新亮点


微信图片_20230202093603_副本.jpg

郝振省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热潮中,中国编辑学会的同志特别是驻会领导班子成员,紧密结合编辑出版业的具体实践,结合中国编辑学会工作的特点与经验,初步预测了新热点,寻找了着力点,争取成为新亮点。比如意识形态职责与主题出版工作、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出版高质量发展、高素质编辑人才队伍打造、数字赋能出版、“走出去”战略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等,这应该既是2023年的新热点,也是新的一年乃至后几年工作的着力点、着重点。如果运作得好,更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新支点。


关于意识形态职责与主题出版业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时,肯定我们党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经受了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各方面风险挑战考验,使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在擘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任务时,他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和要求中,可以引发出关于主题出版工作已经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即将履行的重要职责。应该说,主题出版工作在服务于我国从新时期进入到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在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在“脱贫攻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历史性战役中,在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经济科技围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挑战中,彰显了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思想引领和舆论支撑的作用,显示了主题出版其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科学的力量、正义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14个领域的任务目标看,主题出版对于这些领域的服务支撑是全覆盖的,责任是全过程的,诸多功能是引领性的。这就要求并促使全行业在主题出版方面要有新的作为、大的作为和长期作为。这从岁末年初的各出版单位的工作总结与部署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多数出版单位首当其冲的工作着力点、着重点,就是主题出版的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策略,包括作者和编辑队伍的多元作业、拾级而上、紧追不舍。


从中国编辑学会的工作看,这几年一直关注并研究主题出版业务的创造性探索、学理性阐释与大众化传播。在业务培训方面、科技研究方面、人才成长方面,都注意到了主题出版工作的分量、比重和不能缺位。特别是学会在领导机关的指导下与业界的支持下,组织了15家国家级科技出版社的编辑队伍,动员了16位院士担纲主编,在纪念建党百年大会前夕,推出了拥有15个分册的“中国科技之路”丛书。该书被列入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出版之后,两个效益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回报,至今仍有较好的市场,甚至有的已进入国际图书市场,这就促使我们服务全行业的主题出版工作同时,继续在主题出版的核心部位做好文章。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把“中国科技之路”丛书的后续拓展工作做优做好,争取开发出新的项目。此项工作正在酝酿策划设计之中。


关于编辑人才培养和高素质出版人才队伍打造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领会,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最终都有赖于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引领驱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无疑会是我们的行业企业事业单位新一年工作的着力点和着重点。这些年,编辑学会配合党和政府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规划与方略,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效。比如,学会经批准主持举办了“中国十大优秀出版编辑”的评选活动,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配合学会成立30年,经批准举办的“为30年编辑资历的编审颁发证书”活动,也产生了较好的职业尊严感和职业凝聚力;尤其是每年年会的高峰学术论坛及征文获奖代表的演讲,都连续为整个编辑队伍的政治素养、学术素养、业务素养、文化素养包括技术素养提升,创造了条件、形成了规制,产生了可持续的积极效能等。


新的一年,编辑学会对已有的线下线上继续教育培训品牌、已有的学术论坛和征文活动品牌,进一步提升其针对性、专业性、权威性和实效性。在注意发挥已有的典型作用同时,要注意各类活动中的编辑板块,通过适合的方式总结并推广他们的经验,“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要积极帮助出版企业、事业单位制定自己的“百位骨干编辑”“年度十大优秀编辑”的培养规划,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地给予帮助,拿出可行的咨询服务方案等。


关于数字赋能出版,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任务,应该是新年的又一个热点和着力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讲到这个问题时,使用了“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的概念,强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我们看到数字赋能出版,这些年有一定的成就,不少出版单位在这方面化“疫”为“机”,创造了数字赋能的骄人业绩,但是代表我国的核心出版内容还没有在数字出版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且距离甚远。这里既有顶层规划问题,有政策引导问题,也有出版企业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这是走向中国式出版现代化的瓶颈性问题。2023年,应该有所作为,实质性推进,关键是“上下一条心,左右一股劲”,咬住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实现新的突破。


编辑学会在产学研的结合上、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培训方面,做一些务实的工作,帮助出版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发挥学会有关专委会的作用,争取有所作为、善作善为。


关于着力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成为第四个着力点、着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的质量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客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要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以此来衡量出版工作,情况依然。实事求是讲,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也有较好的成效,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就以整体出版物的产品质量而言,跟风的、克隆的、重复炮制的不在少数,真正原创的仍为稀缺资源,不少出版单位争着出版过了版权保护期的作品,而懒于和怯于原创作品策划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我们由“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的轨道,仍然任重道远。就主题出版而言,也存在着原创性探索不足、整理性叙述性过多的问题。


从编辑学会方面看,在内容原创方面如何做好学会工作,主要在提高编辑策划素质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仍然有待探索。在编校质量方面,学会连续和行业一些大的出版传媒集团深度合作,比如服务中国出版集团选拔培养“百名优秀编辑骨干”,承担了命题与评卷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接受委托,为中国文联所属各出版社书刊出版物的编校质量组织专家进行把关,持续进行质量检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的一年要继续在领导机关的指导下,和兄弟社团办好韬奋编辑业务大赛活动,还准备在开展编辑策划与加工业务的竞赛活动方面有一些动作。


提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实施好“走出去”战略,应该是2023年行业的又一着力点、着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还有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任务。编辑学会认为,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既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需要,也是这么多年出版改革开放促成出版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版权输出引进之比会迈上一个台阶,我们的网络文学国际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大,“中国和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会迈出新的步伐。


中国编辑学会将相应做好三件事。其一,积极参与“中亚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努力促成高质量、双效益。其二,在领导机关的支持下,和中国出版协会、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做好国际编辑能力提升班的培训及相关工作,增强针对性,为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新成绩。其三,在继续办好中日韩等国国际出版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争取在“汉文字中医学数据库”的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把国际科研与国际同行的深度合作结合起来。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