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如何提升全民阅读推广成效,他们这样说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发布时间: 2023-08-09 09:25:28

7月21日,“出版视点”系列专题研讨会第六场活动在北京中传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全民阅读推广成效”。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爱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俊来,北京阅读推广人、文化学者崔岱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贺超6位嘉宾,立足提升全民阅读推广成效,从不同角度围绕主题开展深入研讨。


微信图片_20230809092624_副本.jpg


以下内容为嘉宾现场精彩发言摘编


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809092746_副本.jpg

邓 凯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包括“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全民阅读已连续10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从“倡导”到“深入推进”,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的持续关注。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作家示范效应,优化全民阅读活动品牌,拓展全民阅读阵地空间,推动全民阅读创新发展。结合全民阅读工作,我谈一些思考。


优化农家书屋供给,建立国家主导,统一编目、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政策和标准的体系。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实现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建立高规格的全民阅读协调机制,进一步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发挥农家书屋主阵地作用,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建议建立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面向全国农家书屋提供统一编目、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政策和管理标准,积极促进阅读各要素的城乡流动。


聚焦普惠共享,让更多“内外兼修,上下贯通,媒介融合”的新型阅读空间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城市书房、书店打造应坚持政策引领,统筹规划,长远思考,鼓励社会力量以民办公助、民办自助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鼓励现有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对已有空间改造升级,延伸服务触角、科学规划、合理布点。


通过发放图书消费券等措施对传统出版业进行政策扶持,加强全民阅读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图书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消费品,政府部门或企业发放图书消费券,有利于供需有效对接,有序推动实体书店、出版业恢复景气,快速、显著、稳健地拉动精神文化消费。


建立全国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用好评价“指挥棒”提升工作成效,培养城乡居民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力。近几年,全国各地区涌现出积极建设书香社会指标体系的热潮,张家港市发布全国首个覆盖城乡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温州、苏州、深圳、武汉、镇江、北京等地也开展了地方书香社会评价、建设指标体系的拟制和发布工作。


更加重视文学在全民阅读中的地位作用,加大各级作协、作家参与力度,增强优秀文学作品活动推介比例。人民需要文学精品,时代在呼唤新的文学高峰。融入全民阅读工作大局,推动全民阅读纵深发展,是各级作协组织及广大作家群体应尽的使命与职责,全民阅读推广事业少不了文学界参与。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以首善标准践行首都出版企业责任担当


微信图片_20230809092854_副本.jpg

张爱军

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对于全民阅读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纵深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关乎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关乎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关乎中华文明永续传承。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出版企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把为人民多出好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以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


深耕“出好书”,以优质内容吸引更多读者。高质量出版是高质量阅读的基石和起点,没有优质出版物,全民阅读也就无从谈起。出版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多出好书”这个中心环节,不断提升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北京出版集团始终坚守出版主业核心地位,着力打造“崇尚价值、以文化人”的出版阵地,持续深耕优质内容,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引领阅读风尚。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要求,着力打造赓续文脉的传世之作,切实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严格把好各类出版物政治导向关、价值取向关、格调品位关,助力阅读更好发挥成风化人的功能。二是优化出版结构,丰富阅读产品。持续深耕精品出版、大众出版、古籍出版,积极拓展学术出版、教材出版和产品数字化,深入挖掘网络文学创作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阅读需求。三是提升出版质量,升级阅读品质。下大力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读者阅读需求的新变化、新需要,努力做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精心、匠心和巧思,让读者在阅读中启智增慧。


聚焦“到达率”,以丰富载体覆盖更多读者。深化全民阅读,提高好书的到达率是关键环节。近年来,北京出版集团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精心做好线上线下图书营销和阅读推广,同时还在出版载体、内容开发、阅读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实现不同出版形态的内容、技术、渠道和终端融合,提升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产业规模,提供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的阅读条件,推动优质数字出版项目覆盖更多人群。二是做好精细化开发,以经典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大家小书”系列探索分级阅读产品研发,推出“大家小书·青春版”“大家小书文学卷”“大家小书·译馆”等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层面读者阅读需求。三是创新文化服务形式,精心打造“北京十月文学月”等精品文化活动,全力升级十月文学院等优质文化空间,提升广大读者的阅读参与感体验感。还将以打造“海纳百川、俊采星驰”的人才高地为契机,培养、凝聚一批包括优秀编辑、作者作家在内的阅读推广人队伍等,努力推动首都阅读工作和书香京城建设。


构建“生态圈”,以多元方式服务更多读者。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入,对出版业开阔视野、提升综合实力、更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充分利用北京作为全国出版重镇的优势条件,通过打造“守正创新、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地,进一步凝聚各方文化力量,拓宽阅读服务边界,对读者形成持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阅读扩大覆盖、提升品质、增强实效。


一是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阅读延伸,如依托旗下期刊社内容、渠道和人才资源,策划推出了“一起发现”实践教育服务、“小十月”研学活动等文旅融合项目,下一步还要持续深化拓展、努力做优做大。二是加强多业态联动,全方位深化阅读交流,充分释放作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的政策红利,聚集孵化多元文化业态,构建“创作出版—阅读交流—文化消费”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圈,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休闲场所和文化服务形式。三是探索多渠道融入,更好促进阅读公平,继续积极参与图书、数字阅读服务捐赠及农家书屋建设,配合社区加强阅读推广,推出更多贴近特殊群体需求的阅读服务,切实践行国有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


新时代新征程,出版人必须坚决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持续以出版之力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不断用琅琅书声、浓浓书香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对深入推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230809092951_副本.jpg

徐升国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第 10 次写入“全民阅读”,继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后,再次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战略,意味着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促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民阅读下一阶段主要发展方向。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要求全民阅读公共服务走向体系化之路,建设起全面、系统、完整的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要求阅读公共服务以提高居民阅读水平、满足居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为准绳。加快建设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全民阅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优质阅读内容、提供优质阅读服务四大支柱;以婴幼儿、青少年为重要人群,包括农村人口、老少边穷地区、城市打工人群、视障等特殊困难人群在内的重点人群是重要对象;而全民阅读政策体系则是制度保障。


人工智能与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社会阅读习惯、阅读行为,尤其是阅读方式,都因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网络技术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和升级。基于用户画像而进行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阅读服务,正在成为现实。算法推荐根据推荐需要进行内容定制和开发,将推动出版行业从按需阅读“新阅读”到按需出版“新出版”与按需印刷“新技术”的全链条变革。


整体来看,中国未来的智能化分级阅读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个性化阅读标准制定、阅读能力评测理论、阅读内容智能推荐技术等方面,完善“智能阅读理论—智能阅读技术—智能阅读产品”整条研发产业链,实现智能阅读理论研究,智能阅读能力测评理论及智能阅读匹配技术的突破,从而实现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对国际阅读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突破与引领。


智能化与元宇宙时代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新未来。在科技大爆发的今天,人类阅读面临的变化不仅来源于人工智能,还来源于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作为阅读工作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积极拥抱新未来的同时,充分研究开发各类最适合新时代场景的阅读产品、阅读服务和阅读体验,以满足人们的全新阅读需求,满足人们对极致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这将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新的使命任务,要求全民阅读插上新兴科技的翅膀,踏上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新需求。


编辑应积极推进全民阅读


微信图片_20230809093046_副本.jpg

刘俊来

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10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生动体现了我国全民阅读不断深入的过程。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写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都令出版人和爱书人为之振奋。阅读能为工作提供不竭动力,也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读书是一种学习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命方式。


多读书,是编辑的幸福源泉。读书有妙处,少读妙处不易得,多读妙处有很多。读书有“十用”:成本最低的学习方式;降低人对物质的依赖;让人生丰满、让思想丰盈;提高培养出知书达理孩子的概率;以书会友更有效果;使人更容易与自己和解;提供多个解释世界的角度和维度;更容易让人面向未来;使人生从量变跃升到质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抚慰心灵。


读好书,是编辑的基本要求。当今社会,文字能力越来越重要,更是编辑的基本功。文字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广度、思考深度、逻辑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心胸和情怀。政治理论书籍可以提供理论基础、提高政治站位和提升文化自信;业务书籍是胜任岗位要求的基础;读管理书有利于识别问题、提高效率;古文经典书籍能够给我们很多启迪,读古文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功效;读引进版图书,可以开阔国际视野。当接到一项不熟悉的新任务、面临一个新课题时,主题阅读往往非常有效,这种读书方法特别需要大力推广。


善读书,是编辑的专业技能。一是编辑首先应该是好读者,这是编辑出版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根基是专业的阅读能力。二是好读者的进阶之路有五个阶梯:读书时间主要靠“在路上挤”;记笔记可以帮助理解、促进记忆;读书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多读书也要勤练笔,这可以扎实巩固读书效果;读书要“四不”,不要有强烈偏好,不问“有用无用”,不要拿读不进去当理由,不要以忙做挡箭牌。


积极推进全民阅读,是编辑在新时代的新作为。一是编辑作为专业读者,可以在编辑角色、审阅者角色、“学生”角色、普通读者角色4种角色中自如切换,能感受到各种阅读体验。二是发挥专业读者的专业优势,通过提升一本本图书的可读性、易读性来参与阅读推广,是编辑的新使命,也是观察读者的新角度。三是将专业读者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在文案、活动、直播、文章、演讲之中,在推广图书精彩内容的同时,更要介绍与之相配合的读书方法,在润物无声中“授人以渔”。


从切近处入手提升全民阅读推广成效


微信图片_20230809093142_副本.jpg

崔岱远

北京阅读推广人、文化学者


2014年至今的10年间,全民阅读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如今,浓厚的阅读氛围前所未有,迎来了全民阅读的盛况。


目前,北京地区拥有“北京阅读季”和“阅读北京”两大阅读品牌,且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北京阅读季”将开展120余场全城读·书香京城系列活动;开办100余家特色阅读空间(实体书店)。同时,北京组织开展了以通过公共图书馆推荐图书、组织读者撰写书评、征集评选优秀作品为特色的“阅读北京”品牌。我亲身经历了这两个阅读品牌的培育与成长,目睹了北京的全民阅读活动从不为人知到群众主动积极参与,从倡导、推进,到不断深入的全过程。


不受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限制的图书最受欢迎。对社会层面而言,适合阅读推广的书籍是那些不受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限制,能与每位读者志趣相投,引起广大读者兴趣和共鸣的书,在这些书籍里尤其以国学经典为最佳选择。经典与每个人的过去有着无尽的关联,这些关联将在当下与未来不断生成新的果实。


全民阅读能够拉动图书销售、促进优秀选题开发。如果说书是出版行业发展的主体,销售和选题是保障出版行业良性循环的两翼,那么良好的阅读氛围则是出版行业赖以飞翔的空气。出版行业层面的全民阅读活动要注意两个联动。一是由作者、出版社、书店和读者组成的四方外部联动;二是由编辑、营销和发行部门构成的三方内部联动。


三种形式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广全民阅读的目的是启发更多读者阅读更多图书,对于经典则需要引领读者深入阅读,通过对读者的深入引领,让他们养成爱读者读好书的习惯,最终爱上阅读并推广阅读,影响更多的人。一是以现场讲座和读书会面对面交流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是书店、图书馆、学校、阅读推广机构等单位普遍采取的全民阅读推广行动,能够实现作家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二是以线上直播讲座打破时空限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线上直播的兴起,线上讲座与读书会的形式越来越普遍与频繁,结合线下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推广,不受时空限制,影响范围更大,成效更加明显。三是以广播电视阅读节目服务特定群体扩大影响。


从切近处入手不断深化,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真正提升全民阅读推广成效,让更多人愿意阅读、爱上阅读、推广阅读。


以优质广播节目服务老年读者群体


微信图片_20230809093236_副本.jpg

贺 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我们更应关注到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老年读者群体、盲人群体、文化程度较低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等。全民阅读只有做到全覆盖、无盲区,才能真正构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家园。


目前,我国老年群体阅读现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阅读的老年人占比较高;二是老年读者收听广播需求较大。实际上,据调查统计分析,广播节目其实是给一群有知识、有时间、有爱好、有情趣的老年人做读书节目。新时代的老人,有钱、有闲,他们在进步、在变化、在提升。因此我们在给老年人制作读书节目时,就要做到了解、尊重、用心、专注,做到兼容并蓄,照顾到更多老年人的需求,这样才能保持读书节目的生命力。


老年读书节目要介绍易传播的图书产品。在我参与执行的北京市首份老年阅读数据调查显示,从阅读类别来看,将近七成的被访者首选“生活保健”类,其次是“文学”和“历史”类。老人阅读的目的为缓解孤独感,愉悦心情,提升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老年生活带来积极影响。为此,在广播节目制作选材上,应当选取话题易开展,观点易提炼,便于介绍和传播的作品,如文史类、健康类、旅游类、美食类、情感类等书籍。


老年读书节目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老年广播读书节目,时长宜短不宜长,短小精练,直击“要害”,才可以抓住用户,让“碎片化”收听“不留后患”。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乐享时光》节目为例,时长为 60 分钟,分成《超爱阅读》《与书对话》两个25 分钟的模块。《超爱阅读》以专栏形式呈现,每期以主持人的读后感为主,通过拆书法解读作品,分享书籍的亮点。《与书对话》通过访谈,邀请作者、编辑、书评人、阅读推广人对谈。


老年读书节目要重视表达与包装。首先,主持人要尽量放缓语速,以“漫谈”方式来进行分享,便于 55 岁以上受众的碎片化伴随收听。其次,读书节目的音乐选择要贴切。音乐的选择要根据每本书的内容、气质来确定。最后,学会和老年人聊天,需要去了解他们的特点、习性、语言风格等,这样才能与长者实现良性沟通。


老年读书节目要强化融媒体开发。针对老年人的阅读需求,老年广播读书节目从“中央厨房”前期策划开始,要有意识地遵循融媒体的传播特点,对内容的编辑制作做到预先规划,便于后期制作剪辑、分发传播。


校 对:马   葵

初 审: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