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一家专业文学社,如何在童书这片红海中突围?

来源: 出版人杂志 发布时间: 2023-10-09 17:24:46

提起“译林”,很多读者脑海中想到的是文学、人文社科,或者是教材,的确,它以文字给予了很多读者对“诗和远方”的想象。


2021年前,很少有人会把“译林”和儿童,或者说童书联系在一起,但其实,了解译林出版社的读者都知道,在译林,童书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品类。在以往出版的图书中也有漫画类的《猫和老鼠》《父与子》,儿童文学类的《借东西的小人》《纳尼亚传奇》等,更遑论本身已经沉淀为世界名著的《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等儿童文学经典。在童书这个拥挤的,并不新鲜的赛道上,“小译林”虽然起步很晚,但也并非是赤脚起跑的。


1.jpg


涵盖诸多名著的“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以及以版权书为主体的“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是“小译林”的两条根系。前一套是历经时间淘洗,沉淀下来,写入文学史的经典;后一套则是正在经受考验的当下的童书。这套“当下之书”更能凸显出版社和编辑的眼光。冠以“国际大奖童书”之名的作品,在图书市场上多如繁星,数不胜数,很多成熟的童书出版社更是早早就进入这个领域,引进了很多大奖童书,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小译林”成立之初选择这个领域进行开辟,看似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和勇气。

其实,这个选择并不是逞一时之勇,是基于多方面考虑之下迈出的一步。这套丛书就立足于译林社深耕引进版图书的优势,可以说,从译林社这个根深叶茂的大树下萌发“小译林”这株幼苗是水到渠成的,“小译林”与“国际大奖童书”有着天然的联系。

截至目前,“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已经出版三辑24本图书。2021年第一辑出版,推出了《借东西的小人》《萨姆的八个愿望》《小间谍哈瑞特》《魔柜小奇兵》《妈妈的银行账户》等10个品种。其中有些品种是在译林出版社已有的童书品种中多番调研后保留推新的,比如《妈妈的银行账户》《天虹战队小学》,大部分的品种是新发掘的。


2.jpg


第二辑9本于2022年推出,第三辑5本于今年暑期与读者见面。这三辑推出后就展露出勃勃的生机,荣获国内童书领域的专业奖项,入选了国内各种权威推荐书单。《萨姆的八个愿望》《你的世界有多大》获评 2021年、2022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入围童书”,《你的世界有多大》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少儿类推荐图书。


3.jpg


此外,多个品种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祖庆说”&“百班千人”联合发布的寒暑假阅读书目和一道共读书目、阅伴秋季共读好书。

“小译林”多部作品获得朱永新、阿甲、谈凤霞、周益民、袁晓峰、简平、连岳、粲然等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倾力推荐,入选媒体各大好书榜,名列《小读者》年度百种童书、“连岳读书”最受欢迎的十本童书。还被各地图书馆以及爱阅公益年度推荐,央视《读书》栏目等也曾专题推荐这套童书。



平衡,平衡,再平衡

选品上的多番考量


之所能收获来自媒体和读者的良好反馈,究其原因,来自几个方面的平衡。

首先,我们力求在家长的期待和儿童阅读兴趣之间寻求平衡。

儿童阅读和成人阅读不一样,成人阅读是独立——不管是阅读行为还是购买行为,但儿童的阅读,多多少少有家长的介入。尤其在购买行为上,童书的购买主体是家长。

有时候,家长希望孩子看的书和孩子自己喜欢看的书会存在矛盾。大人追求的“诗和远方”,在孩子那儿可能就变成了“冒险和外太空”。

况且,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还抱有功利性的期待。比如,希望孩子在书中能收获什么人生的大道理,或者学会什么精妙的语句,但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最真实的需求和心意。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可能只是想在文字中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收获到一段快乐的阅读时光。所以,能走进孩子内心的书首先一定是有趣的、不说教的。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已经被迫承受了太多说教的内容。有学者就曾指出这样一个让人吃惊的现实:一个孩子在一个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更难过。

孩子们总以一个“被教育者”的身份在生活,大人无意识中附加了很多说教给孩子。若我们给孩子构建的文学世界,同样是充满了训斥和说教的,那必然是会被孩子排斥的。

“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一个重要的选书标准就是孩子的心意和家长的心意之间的平衡。

我们所选择的图书,一定是有趣的,也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比如《作业机器的秘密》就是以一个孩子都感兴趣的话题——作业展开的,故事中的五个孩子,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渴望发明一种代写作业的作业机器,这种心态贴合了现实中很多孩子的想法。


4.jpg


并且,作业机器真的被发明出来了,也真的帮他们解决了作业烦恼。当然,后来作业机器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虽然故事的主题还是告诉孩子们“学习和成长没有捷径”,但我相信很多小读者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一定也感受到了理解和共鸣。

这套书中的其他故事也是如此,承载主题的故事一定是有趣的,能让孩子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春风化雨,在故事中传达出大人希望孩子获得的知识和品格。

其次,我们努力平衡奖项的附加值和文本的适读性。

国际大奖童书,顾名思义,所选图书一定是获得过儿童文学领域国际大奖的作品。众所周知,儿童文学领域有三大奖项: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卡内基奖,这些奖项如同冠冕,能获得这种重磅奖项,意味着其文学性和主题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中不乏获得这三大奖项的作品,比如卡内基奖作品《借东西的小人》、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涅斯特林格的《同学都说我丑》《罐头里的小孩》,但奖项并不是评判一个作品适读与否的唯一标准,尤其对于引进类图书来说,还要看这个作品的语言、叙述风格,以及主题是否适合中国的小读者。


5.jpg


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必然存在差异。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在国外屡获大奖的作品,引进至国内,读者反馈平平。

我们在选择引进的品种时,更看重图书所呈现出的气质是否能契合中国的小读者。同一个太阳底下,人性是共通的,孩子们面临的成长困惑,关心的成长话题有很多是相通或者相似的,我们试图在这种相通性中触发读者的共鸣。

目前推出的24本图书,主题基本都围绕着孩子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展开,比如讲述校园故事的《天虹战队小学》《老师,水缸破了!》《镜中的爱丽丝》,探讨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罐头里的小孩》《妈妈的银行账户》。


6.jpg


此外,主题还涉及自我认知以及生命意义等,比如《萨姆的八个愿望》《你的世界有多大》,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小读者去思考,去领悟,由孩子自己体会出的哲思,或者说是懂得的道理更加深刻难忘。

第三,在引导和发现之间寻求平衡。

在策划这套书之初,我们就定下了一个原则,每一本书要有一篇具有导读性质的序言。

首先,这是出于对儿童阅读现实的考虑,不同于经典名著——名著已经经过无数代读者的咀嚼,其精髓已经被全方位地进行解读。

当下的作品不同,尤其是首次进入小读者视野的全新的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与之相关的隐藏知识,小读者都是无从了解的。毫无准备地去阅读,不可避免会遇到难解的困惑,导读的目的就在于扫清这些障碍,我们邀请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人,针对每本书进行简单的解读,或者是对写作背景的介绍,或者是对作品主题的生发。

比如,针对《魔柜小奇兵》,儿童文学作家张弘就从一个读者容易忽略的视角出发,启发孩子去思考生命权的价值和意义。《镜中的爱丽丝》在讲述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令人揪心”的故事的同时,阅读推广人三川玲和白滔滔从非常现实的角度出发,为青春期的孩子提供了十条对抗校园欺凌的策略,小读者在故事之外也收获了强大自身的宝贵建议。



营销为王?产品为王?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在新媒体的时代,“营销”这个词在童书领域显得尤为重要。从选题还只有一个模糊的形状时,对营销策略的考虑就已经开始了。在竞品繁多的国际大奖童书领域,营销上的创新尤为重要。我们一直秉承这个理念:营销不只是外在的宣传手段,还要内化到图书内容上。

重视融合开发,产品形态创新。选题初立项,我们就邀请特级语文教师、知名童书阅读推广人等,针对读者需求,撰写导读;针对细分读者,尝试“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立体开发,为读者提供形态更多元、层次更丰富、阅读更便捷的内容服务。比如有声书项目,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创立“译林童书馆”,并为“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开设专题,为每本书制作精品有声书。此专题收听量最高达1.9万。

创新营销方式,打造全媒体营销矩阵。本系列图书在出版过程中与各种平台积极沟通,将营销工作前置,并贯穿整个出版过程。

首先,出版过程中精心准备材料、提炼宣传点,积极报选“百班千人”“亲近母语”“爱阅100”“福建省全民阅读”等推荐书单。第二辑中《你的世界有多大》《镜中的爱丽丝》《作业机器的秘密》均入选了“百班千人”的阅读书单,也收获了来自读者的正面的阅读反馈。

其次,充分利用图书首发期,多平台、线上线下进行宣传,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图书的曝光度。尤其是注重与社群大号及阅读推广人的深度合作,触及垂类粉丝。

比如邀请“童书妈妈”创始人三川玲、白滔滔为《镜中的爱丽丝》撰写导读,并在“童书妈妈”公众号宣发。第二辑出版前两个月,社群曝光达300多家,助力图书销售5000套。

目前,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的三辑均已面世,第四辑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进入读者的视野。

这套书系将持续以高标准遴选世界优质童书,为中国小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学阅读文本,树立高品位的阅读标杆,为少年儿童走进文学世界打开一扇窗,借由世界儿童的成长经验陪伴我们的适龄儿童健康成长。

《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作者在书中引用过左拉的这样一句话:“所谓充实的生活,便是‘养个孩子,栽棵书,写本书’。”

这句话对小译林来说同样适用:

用无数本书,给无数个孩子栽下一片片繁茂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