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能否替代?可提升效率但很难真正共情——Sora引发的“出版四问”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 2024-03-04 09:05:52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事件,都引发了机器与人关系的讨论,Sora的出现也不例外。


出版人的工作是否会被Sora替代?“技术是时代的座驾,然而能够驾驭技术从而影响时代进程的,永远是有主体意识的人。”华侨大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万安伦提到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或许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文案起草和视频制作岗遇挑战


Sora等人工智能将给出版业哪些岗位带来冲击?多位出版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殿利说:“Sora为内容生产新业态打开大门的同时,恐将对出版流程中图像和视频设计制作岗位、游戏开发岗位、营销宣传岗位等产生替代性影响。”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波也认为,人工智能会冲击文案写作和营销岗位。


数传集团常务副总裁温亚莉分析说,在出版业中,一些重复性、标准程度较高的工作可能会被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例如,视频剪辑、调色、特效添加等后期处理工作。此外,一些创意工作也可能会受到Sora等技术的影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认为,文案制作、视频剪辑制作等岗位或可受到Sora影响。他表示,从现阶段来看,Sora作为辅助工具,更多的是对行业的一次革新,促进人们调整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以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环境,而非造成某一岗位的人员直接失业。


规划制定和内容审核尚需人做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Sora尽管在出版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工作是包括Sora在内的人工智能无法完全代替的。


出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需要人来做。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陈丹说:“战略规划是一种全局性的决策,需要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乃至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的信息的支撑,而人工智能是信息不对称的。”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融合出版系主任隗静秋也认为,在出版业中,战略规划、市场分析和决策制定需要对行业趋势、用户需求和竞争环境有深刻理解,这些通常需要行业从业者的直觉、理性和经验。


内容审核也需要人来做。于殿利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文字或者视频还需要人工审核和把关,或者说需要一定程度的鉴别、修复和完善,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陈丹也认为,出版是要为人服务的,这在本质上决定了对内容的审核不能完全交给机器。王飚则进一步分析,内容审核,特别是意识形态把关相关工作,是目前人工智能工具无法完全替代的。


对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的审核尤为重要。陈丹说:“早在1960年,就有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人机对齐的概念。所谓人机对齐,就是让人工智能的价值观和人类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但如何准确地抽取出人类价值并建立机器可理解的模型,仍是个巨大的难题,其中还涉及地方文化、性别差异等导致的价值观差异,非常复杂。”隗静秋也认为,在全球化的出版环境中,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和多样性对于内容创作和审核至关重要,这需要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是Sora无法做到的。


高级创意和情感交流无法被替代


对于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的角色,除了战略规划制定和内容审核,多位出版人还提到了高级创意、情感交流、深度编辑等关键词。


“一部分人类最顶级的思想、创造力、想象力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北京童立方文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轩说。出版营销专家三石也说:“虽说Sora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内容生产范式,但无论是图文还是视频创作,作为内容产品灵魂的高品质的创意,还有基于美学尤其是中国美学的意境,都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的未来》报告中说:“即便是最出色的算法也无法取代教育工作者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对出版业来说同样如此。万安伦表示,有些环节,诸如策划、组稿、谈判、签约、回款等涉及人类情感的环节,是永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针对创作和出版流程的各环节,多位出版人进行了具体分析。


对内容创作环节,隗静秋提出,现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虽然开始涉及情感领域,但理解和表达复杂的人类情感,以及在内容创作中传达深层次的同理心,是人工智能难以实现的。


对内容策划环节,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刘芳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据辅助分析读者偏好趋势,但依然需要策划者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带来的直觉和判断力。


对编辑校对环节,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张立科分析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初步的校对和语法修改,但深层次的编辑工作,如内容的结构调整、论点的深化、风格的塑造等,都需要编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温亚莉说:“出版工作中涉及版权、伦理等敏感问题的处理,需要人类的专业知识和道德判断。”


对于人际沟通,温亚莉说:“出版业是一个需要广泛合作和人际沟通的行业,例如与作者、读者、发行商等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商务谈判、开展线下教育与培训等,这些工作需要人类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


人工智能是人类助手而非对手


“虽然Sora可能会对出版业的某些职业产生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它会完全取代这些职业。”人民交通出版社总编辑陈志敏的观点颇具代表性。隗静秋也持同样观点:“目前来看,Sora倒不至于替代出版相关职业,但从插图到视频的相关从业者肯定会感到焦虑,同时不排除未来部分从事重复生产的视频编辑、动画制作以及图书插画师可能会被替代,因此,这也对行业从业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人与人工智能可以共生。温亚莉这样看:“虽然Sora等技术可能会对出版业中的一些职业产生影响,但是出版业仍然需要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来保持其独特性和价值,因此,人类和机器应该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出版业的创新和发展。”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天骄也认为,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会带来结构性失业,不能适应创新的人面临失业,但新技术也会带来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出版人应该与新事物共生共成长。


的确,Sora是人类的助手而非对手。正如刘天骄所说:“人工智能是人的智能,是人的力量,不是机器的力量。Sora在视频领域的革新,会帮助人发挥更大的创造力。”正所谓“内容为王,技术为后”,人机协作,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