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花城出版社推出李娟新作《遥远的向日葵地》

来源:百道网 发布时间: 2017-12-01 15:16:04

【百道编按】阿勒泰是新疆最北部的城市,纬度与东北的漠河相近,加之800米以上的高海拔,使这里成为中国著名的低温城市。不过在李娟的心中,这一片荒凉的土地中的某个角落,那片灿烂的向日葵是她心中永远的伊甸园。

 

《遥远的向日葵地》.jpg


书名:《遥远的向日葵地》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李娟 著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永远带着一种细水长流的韵味,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的写作就是一种水满了溢出来的感觉,更多的时候,好像不是在创作文字,而是跟随文字摸索前行。”所以在她笔下,文字永远是自然而然舒展成一个故事。《遥远的向日葵地》是李娟继“羊道”三部曲后全新力作,描述了自己的母亲带着家禽、牲畜,举家迁徙,定居在葵花地边的“冬窝子”之后开始的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李娟笔下的“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在这本书中,李娟用细腻、明亮的笔触,记录着那些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在这片荒漠上开辟的百亩葵花地,经历鹅喉羚啃食、三次补种,又接连遭遇干旱、虫害,直至收获,中间是微弱的希望和漫长等待……在这些对细枝末节的记录中,李娟首次将思绪集中于自己家族成员的生活细微,汇聚于他们与无垠荒漠构成的完整生态样本中。这本书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也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既脆弱微渺,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的李娟,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有过一段阿勒泰牧场上的生活经历。从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等,长篇散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诗集《火车快开》。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其中《阿勒泰的角落》在海外有法语版和韩语版发行。对于李娟来说,虽然笔下的文字很多,但是阿勒泰的牧场仍然是她心中不可忘却的一隅,哪怕李娟现在已经不在新疆生活,但是她笔下却有着“永远的阿勒泰”。

王安忆对李娟文字的评价为:“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这其中一方面是李娟天生与文字的缘分,对文字那种天赋里带来的掌控感,直接、自然而平实。很多人平时完全无法想象用在一起的简单词汇,在她笔下却能“挺立”成让人过目不忘的篇章,另一方面则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是无法脱离生活实际,凭空营造文字的……对我来说,全部的付出只在当下,有多少便拿出多少,能写成怎样便是怎样”。李娟的很多文字不仅靠脑写出,更要用脚写才行,她笔下的土地是她用脚丈量过的,她笔下的生活是她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她就像一个“天然人”一样,不做作、无野心、不模仿、不编造,笔下永远是自己全身感受到的事情。不仅如此,她更善于以景喻情,看似轻描淡写的散文,实则包含对生活通透的智慧。

就像在这本书中,李娟书写向日葵的播种、育苗、成熟、灿烂,欠收或是丰收,其实,写的是等待、隐忍与离别,是人们熟视无睹的金色向日葵之外那些沉重而美丽的事物,是在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偎相依,生命对生命的依恋和怜惜。

李娟说:“我至今仍有耕种的梦想。但仅仅只是梦想,无法付诸现实。于是我又渴望有一个靠近大地的小院子。哪怕只有两分地,只种着几棵辣椒番茄、几行韭菜,只养着一只猫、两只鸡,只有两间小房,一桌一椅一床、一口锅、一只碗。——那将是比一整个王国还要完整的世界。”对于现在的李娟来说,书写就是她的耕种方式,她始终深陷文字之中,字字句句苦心经营,将所有的念念不忘和耿耿于怀,都写出来。作为写作者,写作的过程像是对记忆挖掘的过程,甚至是探险的过程,然后将挖掘出的、寻找到的这一切分享给所有想要倾诉的人们。

2011年人民文学奖对于《遥远的向日葵地》的颁奖词写到:“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这个用脚步和生活书写文字的作家,带着她湍湍而来的文字,为自己也为读者书写了一幅藏在新疆的牧场也是藏在她心中的伊甸园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