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书香岭南·名编工作室⑨| 曾永琳:传承国医薪火,弘扬岭南文化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发布时间: 2022-11-28 09:18:59

文/孙 磊

图/受访者提供


【走进工作室】


争当中医药出版领域的排头兵


“传承国医薪火,弘扬岭南文化”,2016年,102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对岭南中医出版人的寄语,一直深深镌刻在曾永琳心里。


入行16年来,她始终秉持这一出版理念,策划诸多中医优质图书,打造精品出版物,获得行业认可:责编的图书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3次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7种出版物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种图书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1种图书入选丝路书香工程……


“能获得这些荣誉,首先要有像广东省出版集团这样好的平台,其次是优秀的作者团队,再次是团队协同合作,当然,最关键的是编辑要有好的策划和执行能力。”曾永琳告诉记者,这几年,中医药传承与弘扬迎来了难逢的好时机,中医药图书出版大有可为。


图像2022-11-28 09.23_副本.jpg

曾永琳


深耕中医药类图书出版四十余年的广东科技出版社(以下简称“科技社”),乘着国家中医药事业大发展的东风,紧抓难得的历史机遇,争当中医药出版领域的排头兵,业界口碑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科技社更是积极响应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众出版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致力于打造针对大众、中医药爱好者和专业从业人员等三类不同读者需求的中医药图书产品链。


《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1949—1979年)》《黄氏理伤手法荟萃》《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岭南医藏》……科技社紧紧围绕中医药图书品牌建设,深挖岭南中医药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推出了一大批岭南中医药精品出版物。


图像2022-11-28 09.25_副本.jpg

《岭南中医药精华书系》


曾永琳印象最深的项目,是带领团队完成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新病机十九条》的策划编辑出版工作。这本凝结了中科院仝小林院士40年临床经验的著作,从策划到出版,用时整整四年;从内容框架、章节标题、版式编排,到装帧印刷,曾永琳将自己的学识和心血完全倾注在了这本书中。


在曾永琳看来,一本好的中医药学术著作必须能助力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在这点上,《新病机十九条》堪称典范。该书传承《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精髓,结合新时代背景及现代医学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新病机十九条”,填补了现代疾病病机研究空白,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研究成果。


图像2022-11-28 09.26_副本.jpg

《新病机十九条》


建立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岭南中医作为中医药重要支脉,名医流派林立,绵延数百年,从未间断,其中凝聚的岭南先贤的智慧与心血,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据曾永琳介绍,为擦亮岭南中医出版品牌,激活岭南中医文化,科技社立足岭南中医药“专精特新”发展要义,策划了《岭南中医药精华书系》。该书系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分八大板块,由岭南的四位国医大师担任总主编,深入发掘整理岭南中医精华,不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更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围绕“传承国医薪火,弘扬岭南文化”这一出版理念,曾永琳策划了大量重点出版物,包括: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主编《西关甄氏杂病世家》《〈叶案括要〉全本校注与研究》,庄礼兴教授主编《靳三针疗法精要》,杨志敏教授主编《每日一膳》,李国桥教授主编《半个世纪的坚守与辉煌》等。


这些岭南中医药精品图书的出版,首次对外公开大量流派秘方精要和临证效验,对中医药从业者启发诊疗思维、丰富诊疗手段、提高诊疗水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能切实提高从业者水平,促进民众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曾永琳表示,在中国,中医药具有广泛且深厚的群众基础,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接受度很高。


图像2022-11-28 09.28_副本.jpg

《健康中国·名医在身边》


为进一步展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曾永琳还策划了诸多面向普通读者的中医药普及读物。其中,现象级畅销书《每日一膳》累计销售超过30万册;《难缠小病有妙招》《明明白白学中医系列丛书》《健康中国·名医在身边》《中医经典掌中宝》等图书屡次重印,深受市场欢迎、读者喜爱。


广东具有天然的外向优势,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仅曾永琳责编的就有十余种图书输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等:《认识中国植物》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传承研究系列》(阿拉伯文)获2021年丝路书香工程资助,《难缠小病有妙招》获中宣部向港澳台出版发行项目资助……


科技社一直致力于建立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曾永琳称,科技社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共同成立“岭南中医药出版合作中心”,将逐步形成科技社中医图书简繁体版同步出版常态机制,利用港澳地区的地域优势,辐射海外华文地区。


“科技社将依托国医大师领衔的顶级专业作者团队和岭南中医药精品图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比利时布鲁塞尔、新加坡等地设立出版中心,出版双语图书,为岭南中医药‘走出去’提供助力。”曾永琳说。


图像2022-11-28 09.29_副本.jpg

邓铁涛亲笔题词


【访谈】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羊城晚报:请介绍科技社在中医药图书出版方面的布局,这些年取得了哪些成就?

曾永琳:这几年,科技社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一是深度延伸精品项目,擦亮岭南中医出版品牌。二是深耕岭南特色中医出版,服务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三是传承弘扬中医理论精髓,开发经典中医古籍产品。四是策划中医实用选题,打造专业学术长销书。五是线上线下联合推广,拓展多层次畅销书。六是积极推动中医药图书“走出去”。

在精心布局下,科技社在中医药出版领域交出了漂亮的“答卷”:《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1949—1979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黄氏理伤手法荟萃》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第一辑)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连续7年获得9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市场排名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羊城晚报:科技社是如何打造岭南中医出版品牌的?

曾永琳:首先是要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中医药战略部署,服务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战略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基于此,科技社策划了《岭南医藏》融媒体出版精品项目,首次全面系统梳理岭南古医籍,全面传承岭南医脉。

其次,科技社深入挖掘岭南中医出版宝藏,开发岭南中医名家资源。目前,科技社建立了以禤国维、周岱翰、韦贵康、林毅等国医大师,以及李国桥、张忠德、孙晓生、徐鸿华等为代表的专家作者资源库。


进一步擦亮岭南中医出版品牌


羊城晚报:现象级畅销书《每日一膳》累计销售超过30万册,中医药类图书是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的?

曾永琳:大众健康图书关系到读者的健康,必须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但光有科学严谨而实用的内容还不够,为内容赋予好的结构和优秀的表现形式,增强图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更好地吸引读者,是打造适销对路产品的关键。

策划编辑还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力求打造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图书产品。在“互联网+”这个新趋势下,编辑在策划适销选题之前,必须贴近读者,找准读者需求与痛点,采用更直观、更美观的表现形式,打造读者欢迎、市场青睐的优秀科普作品。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一名优秀的中医药图书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曾永琳:我认为一名优秀的中医药图书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文化情怀。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根同源,中医讲的天人合一、以正为本和辨证思想蕴含着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和文化精神,从“上医医国,先觉觉民”至“厚德博学,精诚济世”,岭南杏林,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一脉相承。

让岭南中医药文化被关注、被记忆、被传播,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从2010年首发《岭南中医药文库》到一直在持续出版的《岭南中医药精华书系》,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岭南中医药进行了全景式描画,力求打造经得起读者检验的富有思想深度、知识厚度和情感温度的岭南中医药精品图书。


个人简介

曾永琳,广东科技出版社中医药分社社长,副编审,打造了一系列双效俱佳的精品,赢得诸多荣誉,包括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广东省出版政府奖等。

所出版图书多次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丝路书香翻译资助项目等,策划《每日一膳》销量超30万册。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图像2022-11-28 09.32_副本.jpg

详见《羊城晚报》2022年11月27日A07版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 力

校对 | 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