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聚焦两会强音 聆听版权“心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 2023-03-17 09:19:41

共商国计民生大事,擘画未来发展蓝图。每一年的全国两会,都是春天里备受瞩目的盛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版权保护、版权开发,诸多议案提案的内容也与版权息息相关。来自代表委员们的版权“心声”,必将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提升

强化版权意识需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法治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让版权环境持续向好。不过,要想让版权意识在更广的范围内深入人心,仍需要持续不断地呼吁和促进。为此,许多代表委员呼吁持续强化版权宣传,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


作为专业从事版权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孙宝林认为,要强化全社会的版权意识,不断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版权、激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他建议,开展版权文化进校园活动,从娃娃抓起,宣传保护版权的理念。除此之外,孙宝林还建议,加大对盗版网站浏览器、网盘等重点侵权场景的打击力度。建立版权信用体系,为数据确权。


保护知识产权、建设文化强国,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今年提案的主要内容。顾青说,图书出版作为知识创新型产业,其版权保护从短期来看,应该在司法实践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突破。此外,可依托物理防伪、大数据及区块链等技术,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防伪手段与技术迭代实现正版保护和内容升级。从长期来看,版权保护的重点应放在全民教育上,以全民教育为出发点,提高全民版权意识。他认为,版权保护的重点不只在信息产业上,知识创新型产业也亟须版权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马一德长期关注知识产权议题。今年,他关注到了知识产权垄断问题,关注这一话题的原因在于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数字市场,存在垄断的高风险,相关市场划分、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数据能否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构成“必要设施”等规则均不明确,而反垄断执法又难以及时有效地纠正数字市场失灵。马一德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尽快对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定和指南作出更新和完善,加大执法力度,增强知识产权专业执法力量,细化知识产权反垄断执法规则。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提案的核心内容。邱运华关注的是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话题。实践中,因民间文艺作品利用和保护而产生的纠纷并不少见,他建议加快推进《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制定进程,因为这有利于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组织了解在传承、利用和创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时的权利边界,依法处理作品创作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纠纷,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传承发展民间文艺的热情,鼓励创作出更加丰富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推动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同时指出,希望能加快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给予民间文艺作品充分的版权保护,调动民间文艺从业人员深入挖掘、传承、利用民间文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民族地域特色进行民间文艺相关产品的商业开发、运用,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激活民间文艺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推动民间文化和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保护

加大打击盗版力度,让写故事的作家更安心


文学作品是重要的作品类型,也是其他衍生作品的重要蓝本。有关文学作品版权保护的话题是版权领域经常被讨论的热门话题,在网络时代又带来了更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关于作家群体版权保护的话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介绍,网络文学领域依旧面临着复杂的侵权盗版形势。在盗版侵蚀下,作家的创作热情受到打击,对数字文化产业造成不利影响。盗版平台还存在大量违规内容、低俗内容,文学审美和价值导向出现偏差,更有甚者为了获利还成为钓鱼网站的广告渠道,危害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和信息安全。他认为,当前,网络文学盗版治理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技术滥用、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盗版泛滥等方面。新技术让盗版产业链隐蔽化、成熟化趋势越发显著,而搜索引擎、应用市场等入口渠道,不仅助长了盗版内容的传播,还成为盗版流量变现的关键环节,客观上促成了盗版有利可图、屡禁不止的局面。鉴于此,他提出“巩固网络文学盗版治理成果,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相关建议,具体内容包括4个方面:审慎调整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规则,避免增加权利人维权成本;加强搜索引擎、浏览器等网络服务商的主动过滤义务,屏蔽盗版网站搜索显示;压实应用市场的审核义务,加大对盗版小说APP的处置力度;加强科技反盗,建立高效的监管与司法联动体系。


同样关注网络文学版权保护问题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他指出,中国网络文学日益受到海外读者的关注与喜爱,输出作品逐年递增,市场空间持续拓展,已逐渐覆盖东南亚、北美、欧洲、非洲等全球诸多区域,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渠道。然而中国网络文学在“出海”的过程中,其国内发展却一直遭受盗版困扰,盗版平台、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被称作压在网络文学行业身上的“三座大山”。为持续夯实网络文学的版权治理成果,为推动文化“出海”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他建议:推动落实“黑白名单”制度,定期公示侵权盗版网络服务商“黑名单”;充分认识网络文学的产业价值,加大盗版打击和惩罚力度;提供专业力量,支持中国网络文学企业跨境维权。


保护编剧群体的著作权权益,也是近年来全国两会上的版权热门话题。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关注这一话题。他指出了现实中编剧往往得不到重视,其著作权频频受到侵害的情况,主要的被侵权情况包括署名权得不到保障、稿酬拖欠严重且存在剧本被盗用的现象。为此,他建议主管部门加大对影视行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明确署名规则和稿酬支付规则;加大对涉著作权纠纷影视作品的发行管控力度,引入监督惩罚机制,对于多次故意侵权的公司采取列入黑名单、罚款、取消其发行资质等措施。


规范

抵制视听作品“搬运工”,需群策群力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作品传播的渠道,但也带来了新的版权保护问题。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在互联网平台遭遇的盗版问题,同样受到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范宗钗指出,部分短视频用户将影视剧、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等进行搬运、剪辑、解说,上传至平台以谋取利益,严重损害内容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在一些热门影视剧的侵权案例中,某些短视频平台虽然对用户大量、密集实施的侵权行为应知、明知,但并未在合理期间内采取适当措施,在相关案件抗辩过程中,短视频平台通常以“内容是用户上传的,自己只是网络存储空间提供者”作为抗辩理由,称“技术中立”并已尽到“通知-删除”义务,从而凭借“避风港原则”规避侵权责任,给影视剧作品权利人造成维权难点及困境。


对此,范宗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惩处和追责力度,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二是明确相关平台责任,短视频平台需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及热点版权作品过滤义务,利用技术手段使形式与内容审查相结合,采取措施防止侵权,而当侵权行为发生时,平台应履行过滤、删除等事先审查的必要措施,否则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三是争取各方权益最大化,可通过行政手段促使自媒体内容创作者与拥有作品版权的平台进行合作,使版权保护的“维权”和“合理使用”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状态,实现版权权利人、平台以及短视频生产者对作品资源的利益共享的最大公约数,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规定“二创”作品定义,限制短视频时间内容,合理分配平衡各方权益,促进版权权利人、平台、作者等群体共同成长,从而促进短视频行业乃至整体产业环境的健康发展及完善成熟。


马一德提到,目前,各音乐平台纷纷改为以非独家授权模式与版权方开展合作,一定程度上活跃了音乐版权市场竞争,对音乐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非独家版权模式下,打击盗版音乐的困境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法定赔偿的标准较低,但维权成本较高;非独家版权模式下维权难度上升;在线平台的版权保护手段相对滞后与被动;全民创作时代版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4点建议:建议合理提高侵权法定赔偿的标准,增加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建议行政司法多措并举提升保护效率;建议平台引入新媒介技术协助版权治理;建议强化版权教育,提高公众版权保护意识。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则提到,随着互联网发展和自媒体兴起,用户自主创作和传播内容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上经常会有歌剧、交响乐、音乐剧、电影等被“盗摄”“盗录”的视频、音频传播,这是对艺术创作者无形资产的“沉默的盗窃”,长此以往可能会磨灭甚至打击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激情。许忠介绍,上海检察机关已经开展互联网音乐版权专项监督工作,严厉打击了一批网络音乐“搬运工”,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起步,希望未来能逐步拓展到文化作品的更多领域。他提出,希望进一步加强对在线音乐作品版权保护和授权管理机制的研究。


编辑:刘一文

审核:韩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