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22上市书企阵痛的背后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发布时间: 2023-05-06 09:38:51

截至4月28日,28家上市出版发行企业2022年度年报均已披露(阅文集团港股上市,不在此次分析之列)。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28家上市书企营业收入总计1434.05亿元,同比增长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总计158.22亿元,同比下降23.68%。


整体来看,出版发行行业经历了连续3年的周期性下行甚至在2022年触底,大环境没有以前活跃,部分书企受政策与疫情影响巨大,营收利润双降,资金流动性进一步收紧。尽管如此,我们仍能看到部分书企依靠“厚实家底”完成逆势增长,有的将产品架构梳理得更为清晰,在产业链上进一步延伸,踩准了渠道节奏实现突围;有的充分发挥资本平台作用,聚焦成长性好的优质标的,进行投资并购和产业合作,着力构筑和拓展开放式发展生态圈,为主业发展融入更多科技与创新元素。


表 2022年出版发行企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表(单位: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506094108_副本.png


01 7家营收过百亿,上涨仍占主流


28家上市书企中,2022年营收增加的达19家,占比67.86%;下滑的9家,占比32.14%。从营收规模看,28家书企中有7家营收超过100亿元,与2021年入围数量相等,比2020年多4家。其中,位居榜首的是凤凰传媒,实现营收135.96亿元,同比增长8.62%。中南传媒位居榜眼,实现营收124.65亿元,同比增长10.00%。2021年排在中南传媒之前的浙版传媒退居第三位,实现营收117.85亿元,同比增长3.42%。此外,皖新传媒、山东出版、新华文轩、中文传媒均以100亿元以上的成绩,入围“百亿”阵营。


营收在50亿元~100亿元之间的书企共有5家,分别是中原传媒、南方传媒、时代出版、长江传媒和中国出版。其中,接近百亿大关的中原传媒,实现营收96.29亿元,同比增长3.97%。营收在20亿元~49亿元之间的书企共有4家,分别是中国科传、出版传媒、掌阅科技和城市传媒。营收在10亿元~19亿元之间的书企共有6家,分别是龙版传媒、中信出版、内蒙新华、读者传媒、新华传媒和中文在线。


营收在10亿元以下的书企共有6家,分别是新经典、天舟文化、读客文化、果麦文化、世纪天鸿和荣信文化。不难发现,这6家书企均属于民营性质。民营图书策划公司往往是“小而美”,对某个IP或产品线依赖程度高,无论是疫情期间生产压力的骤然增加,还是教育培训市场的洗牌,抑或愈演愈烈的图书折扣战冲击,都成为导致民营书企现金流周转不畅的原因。报告期内,新经典的K12教材教辅销售码洋为148453.84万,同比减少10.63%。果麦文化受2022年市场萎缩、广告客户投放缩减的影响,互联网广告收入以37.02%的降幅降至309万元。


02 聚焦主业,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从营收规模看,取得较好业绩的上市书企,均依托自身在文化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和优质内容,加速文化数字化、教育信息化等创新业务布局,以战略推动出版主业逆势增长,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教材教辅相比于面向普通大众类图书,属于刚需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也成为头部上市书企稳定省内外教材教辅市场大盘的“压舱石”。报告期内,凤凰传媒持续推进教育出版精品体系建设,凤凰版及租型课标教材、省级教材、评议教辅、助学读物、职业教育出版总码洋均实现增长。时代出版积极开展高中统编三科和人教版教材网络培训工作,建立教材培训本地专家库,2022年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实现销售额890万元,利润460万元,销量位居全国首位。新华文轩报告期内教学用书实现销售收入59.33亿元,同期增长10.56%。读者传媒依托“读者”品牌,有重点地进行市场教辅选题开发,报告期内,教辅毛利贡献5038.90万元,贡献率24.58%,2022年全年“两教”发货码洋达14.95亿,同比增长8.38%。城市传媒西南、华南、长三角以及西北等地区的属地业务不断强化,青版教材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22年新增1个回款超千万元省份。


城市传媒还从打造精品图书向建设文化产品矩阵迈进,从教育出版、少儿出版、时尚生活、社科人文4个领域重点突破,持续推动“千万元产品线打造计划”和“亿元畅销书打造计划”。报告期内,该公司出版板块逆势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8.54%。其中,“少年读”系列已出版40余个品种,累计销售780余万册,近2亿码洋,规模效应凸显。影视剧同名图书《狂飙》,上市后持续热销。


微信图片_20230506094250_副本.png


从营收增长率看,增幅最大的是掌阅科技,达到24.71%;接下来依次是天舟文化(19.86%)、皖新传媒(15.57%)和中南传媒(10.00%)。营收降幅最大的是上市不到一年的荣信文化,达到15.39%,其余均为10%以下的降幅。作为2022年以来唯一上市的书企,荣信文化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资本市场的风向。


根据年报显示,荣信文化营收下降主要系疫情影响。2022年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下降11.77%至871亿,其中少儿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下降10.41%,荣信文化作为上市“新军”,相对来说比较弱势,难以避免大环境波及。但依旧能看到它在少儿领域的细心耕耘——2022年末,荣信文化在原有产品线基础上全新推出童书品牌“儿屿”,进军少儿文学细分市场,与公司原有的专注中高端市场的童书品牌“乐乐趣”以及专注大众市场的童书品牌“傲游猫”共同组成三大童书品牌矩阵。


03 逾半数上市书企净利润负增长


与营收整体情况比,28家上市书企的盈利情况相对不乐观。2022年,28家上市书企中,净利润向上的有13家,占比46.43%;向下的为15家,占比53.57%,逾半数书企净利润呈下降态势。


从盈利规模上看,28家书企中,位居榜首的依然是凤凰传媒,实现净利润20.82亿元,同比下降15.26%,这也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20亿元的书企。净利润在10亿元~19亿元之间的书企有6家,分别是中文传媒、山东出版、浙版传媒、中南传媒、新华文轩和中原传媒。净利润在1亿元~10亿元之间的书企有11家,分别是南方传媒、长江传媒、皖新传媒、中国出版、龙版传媒、中国科传、时代出版、城市传媒、内蒙新华、新经典和中信出版。净利润在1亿元以下的书企为8家,分别是读者传媒、出版传媒、读客文化、掌阅科技、果麦文化、世纪天鸿、荣信文化和新华传媒。


其中,中国科传作为国内拥有科技图书和期刊资源最多的出版单位之一,持续在科技期刊和数据库方面投入资源建设。虽然在2022年净利润率有轻微下降(-3.63%),仍被市场视为具备训练大模型所需的高质量内容的稀缺供给者。


天舟文化与中文在线净利润分别为-3.29亿元和-3.62亿元,成为2022年报中净利润亏损的2家企业。从净利润增长率看,二者的情况处于两个极端。


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天舟文化,达到51.45%,据年报显示,天舟文化报告期内,教育出版板块在稳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推进控股子公司人民今典的教育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学)》等项目落地,实现了新的利润增长。教育读本成功进入各省份学生用书目录,取得了单品种销售的重大突破。


微信图片_20230506094345_副本.png


净利润降幅最大的是中文在线,同比下降466.45%。中文在线在其年报中解释,公司在报告期内受到大环境影响,业务订单减少,渠道等成本增加,同时,在线教育平台项目等计提减值准备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95亿元,导致公司净利润亏损。接下来,降幅较大的分别为新华传媒(-73.72%)、掌阅科技(-61.77%)、中信出版(-47.81%)、荣信文化(-42.38%)、出版传媒(-30.71%)、果麦文化(-28.07%)。据年报显示,掌阅科技由于大力发展免费阅读,持续推进组织建设和技术基建,在销售、管理、研发等方面投入力度加大,对公司当期业绩有较大影响。出版传媒主要系报告期北方图书城的盛文北方新生活项目因调整经营策略缩减营业面积,长期摊销费用一次性计入,以及由于图书市场整体需求下降,公司图书出版、印刷及物资供应业务同比减少导致。


净利润降幅在10%以下的书企中,值得一提的是,读客文化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232.0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221.12万元,两者差异主要系公司为加大了优质版权采购力度,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3.87%,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53%的增幅所致。


04 在拓展区域市场中找到新增量


2022年,书业的发行、营销、新媒体业务呈现出新的整合态势,营与销同频共振的需求愈发强烈,地面渠道回升趋势越来越明显。上市书企更加注重在做好、做多发行服务上下功夫,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将多种开发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自身发行体系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


拓展区域市场是上市书企普遍采用的策略之一,具体来讲,这种策略是以某一个区域目标市场为“根据地”进行精耕细作,把“根据地”市场做大、做强、做深、做透,并成为将来进一步拓展其它区域的基础和后盾。而找到每个区域的切入点,是实现有效拓展的关键。报告期内,出版传媒通过线上方式组织两次馆藏图书订货会,有效开发广东、安徽、云南等区域市场,实现省外市场销售新突破。世纪天鸿为做强区域市场,建设了基地校、样板市场和标杆客户,通过实施“增量分红”政策,调动区域中心总经理工作积极性;成立了新业务发展部,探索新的营销模式;通过“伙伴计划”区域营销会议和线上直播课方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中原传媒旗下多家全资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河南创新评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壮大教育出版区域市场的主导控制地位。


根据各家年报可以发现,上市书企深入挖掘与整合渠道资源,为不同细分群体打造基于不同场景的一站式文化活动平台体系,是很常见的举措。报告期内,中原传媒通过开拓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市场,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校园书店、社区书店同步推进,新华书店、新华快的、新华超市、百姓文化云齐头并进,渠道竞争力进一步彰显。内蒙新华加紧推进全区营业网点升级改造,打造“图书+文创产品+咖啡”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文化空间。为此,内蒙新华在报告期内,调整考核指标,将实体书店经营利润纳入考核范围,并写入年度经营目标;升级“内蒙新华马上购”微商城,探索社群营销、异业合作、会员增值等营销模式,盘活数据资产,打造以读者为核心的多维度文化消费新模式。城市传媒与混知联合打造的文化空间——混知书店在上海中心落地,悦读纪春暖花开沉浸式空间体验馆在北京泰安里运营。


05 加码新营销与物流体系建设显成效


抓住互联网新渠道特别是短视频电商的发展机遇,抢占增量市场已经成为近几年出版业的共识。上市书企为选择和占领最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不得不瞄准线上渠道这块蛋糕,加强自有渠道建设,并配套设立更具适应性的营销推广、运营管理、仓储物流体系,提升营销渠道立体化、专业度、精细度和市场化水平。


报告期内,读客文化纸质图书业务持续加强自有渠道建设,通过自有渠道实现的营业收入达到1.19亿元,同比上升34.06%,其在纸质图书业务中的占比从20.36%上升到26.61%。在自有渠道销售快速增长的带动下,2022年公司纸质图书业务实现了2.56%的同比增长,营业收入达到4.47亿元。为进一步扩大自营业务的规模,读客文化拟在杭州设立全资子公司负责直播带货及短视频电商类自营业务的运营,为公司未来增长积蓄潜力和新的增长点。浙版传媒按照“1+10+N”的线上业务发展规划,形成公域电商矩阵71家店铺群,打造浙江新华品牌直播间,2022年线上业务营收31.55亿元,同比增长17.15%;该公司的《蔡志忠给孩子的国学经典漫画》在抖音、社群团购等渠道推广,首发2个月销售码洋超2000万。


微信图片_20230506094442_副本.png


城市传媒线上销售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45.04%,其中,青岛新华书店通过各平台网店以及自有“线上书城”,实现线上销售码洋同比增长40.51%,政治理论读物征订发行取得新突破。凤凰传媒培育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与新晋账号,拓展了教育培训、反向出版等新服务。读者传媒依托北京天元公司成立公司电商项目部,2022年实现新媒体及电商业务收入3538万元,同比增长20%。南方传媒投资成立新荷传媒公司,发力短视频营销,其中“广东新华严选”单日成交额最高达182万元,单月突破7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中文传媒旗下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抖音自营直播快速成长,实现销售码洋超1700万,同比去年销售上涨1600%。中国出版旗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组建专业团队,初步建成线上线下互融互促的营销新生态,全年举办活动151场,双微粉丝量均突破百万。


随着纸质图书业务规模的发展,特别是线上自营业务的快速增长,上市书企对仓储物流相关服务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为更好地匹配相关业务的发展情况,凤凰新华电商实现ERP和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储管理系统)两系统融合,物流拣货效率提升20%,完成销售码洋20亿。内蒙新华新建及改扩建库房10个,对现有物流仓储进行智慧化提升,自动打包机与自动分拣系统正稳步推进。新华文轩随着华南物流中心正式投入运行,物流网络拓展为西南、华北、华东和华南4个核心区域节点,实现了全国性的物流布局,同时,三方物流业务稳步拓展,2022年度实现三方物流业务收入2.53亿元。读客文化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读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提高公司整体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皖新传媒建成国内图书发行行业的第一条全自动包装线,实现教材教辅自动化包装,其首个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储系统建成并于去年9月底投入运行。


06 书业谁能抢得AI先机?


随着《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发布,文化数字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成为催生文化新业态的主要动力。报告期内,上市书企将优质版权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开发运营,各家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信心也逐步增强。


报告期内,城市传媒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9.32%,围绕新型数字技术研发应用、新型数字产品打造升级、文化科技融合、数字文化应用的创新成果加快落地;与歌尔、PICO等一线科技公司深入合作,申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获得工信部批复并挂牌启动建设;“科学大脑”VR主题科普研学和VR数字教育科普产品形成VR应用场景和服务教育新模式,累计在全国25个省份推广落地。中原传媒积极布局大数据产业,投资2000万元参股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为快速拓展数字版权、数字服务、数字产品、NFT数字藏品等非结构化数据交易奠定重要基础。


AI和出版业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AI能为出版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出版业也可以为AI提供优质的数据内容资源和应用场景。“双减”背景下,教育内容AI产品体系迎来发展契机,成为出版机构争相抓住的增长点。报告期内,凤凰传媒新增K12理化生仿真实验、课后服务和中职服务等产品,产品线逐渐形成矩阵式发展。荣信文化推出智能阅读硬件乐乐趣小火箭AI智能点读笔。世纪天鸿通过投资方式,与专业技术公司深度合作,加大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NLP(自然语言处理)、AIGC(生成式AI)等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开发投入。


AIGC赋能教育出版的同时,也引领数字阅读行业进入新时代。AIGC对数字阅读行业至少有三方面的潜在影响,包括降本增效、个性化内容生成和多模态拓展,由此获得出版机构的青睐。中信出版技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0.1%,通过布局AIGC应用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和新业态。掌阅科技利用AIGC提升有声阅读创作水平,上线TTS(Text To Speech,从文本到语音)系统,通过提供多角色对话、主角定制化音色、真人对白三项功能,从单纯的讲书升级为广播剧。中文在线2022年由“AI主播”录制作品有近千部。


2023年越来越多出版机构想要踩上AIGC的风口。自2022年11月,ChatGPT火起来后,中国出版、中国科传、南方传媒、中原传媒、新华文轩、中信出版、中文在线、果麦文化等一众出版传媒公司涨势如潮;中信出版近期表示,公司将启动“2023年改革4.0方案”“AIGC数智出版框架方案”等计划……不得不提的是,2022年,上市书企在业绩上除AI主播外,其他AIGC相关产品尚未产生实际收入,放出了“长线”,究竟能等到怎样的“大鱼”,仍有待验证。相比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随着出版业基本面复苏,市场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也回升并出现繁荣迹象。或许尽快找到原有业务新的发展点,才是破局关键。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